进入了巴菲特的世界.恐怕任何初次见面的人都会先惊讶于他的简单。 虽然他反复强调投资不需要高等数学.只要有高中文化加上阅读理解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人》一书.就可以从容应对投资事业了.但我们还是为那种完全基于常识而不带任何神秘主义色彩的理论所震撼。 按照一般“大师”的排场.牛人总有一套除他以外谁也讲不清原理的玄奥.如笔者认识的一位“技术大师”常用的“阻力线”有七八十条.什么时候该用哪条线作为参照物.只有他自己心里有数(他自己也通常只在收盘后才有数)。 巴菲特则异乎寻常的简单直接:股市根本毫无意义.一年开一次给大家交易一下拿点现金回家用就够了;至于预测股市更无意义.因为“市场先生”情绪化极强.除了上帝谁也没那本事;宏观经济和政策也没什么意义.部分原因是美国原本就是一个彻底的市场经济.不怎么看政府的脸色.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的赢利能力自有其内在规律.政府可以影响一时.不可能影响其一世。 唯一有意义的是企业.又能赚钱又能省钱的企业如果被定在一个较低的价钱上.你就买.能全部买下来就全买.没这么多钱就买一部分。 大原则就这么多.再辅以一点实战方法.比如说用自由现金流来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始终坚持用合适的贴现率来衡量资金价值.当然最重要的是学习借用复利的力量——任何一个方法都谈不上深奥或晦涩。 但就是在这些条件构筑的坚实基础上.我们看到了喜斯糖果、运通金融公司、大都会ABC、盖可保险、通用再保险、可口可乐、吉列、箭牌口香糖、华盛顿邮报等一大批企业明星的诞生.它们有些是天生丽质.被巴菲特以很低的价格买入并持有;有些则本来能力一般但潜力很大.巴菲特慧眼识珠地买入并帮助它成长。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巴菲特的两位老师的身影:擅长于评估企业价值并发掘安全边际的格雷厄姆.以及擅长于瞄准企业潜力并加速它成长的费雪。 而且就是这种简单的投资逻辑.令巴菲特的抗风险能力极强.因为结构简单意味着稳定.也意味着不容易被骗。在本书中有一个线索就是巴菲特是如何逃过次贷弓I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他在接手通用再保险后.毅然决定清空所有的金融衍生品合约.而那时市场正火热.这些合约天天在赚大钱.最终他甚至付出了几亿美元亏损的代价才卖光了这批合约——如果不是这个决定.当初那批合约很可能带给公司数百亿美元的损失;而作出这个惊人决定的理由简单至极:巴菲特说他也看不懂这批衍生品合约到底有多少风险.不懂的就不做.即使是“股神”也得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事情。 从实践角度来说.关于“巴菲特”的争论近乎永无穷尽。我们经常会发现如下现象:同一个事实会被两群投资者分别作为各自的论据.来论证一对截然相反的观点——“巴菲特哲学适合/不适合中国。”这种反差也很容易理解: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似乎充斥着世界上所有可能发生的变数.一切被冠以“中国特色”后.往往就再也难以定性。而谁也无法确定巴菲特如果生在中国.他的人生传奇是否会如现在这般.抑或根本就无以成为传奇。似乎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想象.继而理直气壮地辩驳不同的观点。 然而.在经历中国股市风风雨雨、大起大落后.再回过头来看.笔者认为.巴菲特的理性可以成为这个时代最好的解毒剂之一.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暴起暴落的市场更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巴菲特思想在中国比在美国还适用。因为他从头到尾讲的做的都是遵循价值规律和人类理性来做事.无论是投资还是管理.大道至简。美股免开户交易,非美国投资者无需赴美进行美股开户而直接通过配资方的美股帐户查看美股行情进行授权交易。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