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2 >

巴菲特的世界尽然如此简单

时间:2016-06-09 11:25来源:未知 作者:zhi
    进入了巴菲特的世界.恐怕任何初次见面的人都会先惊讶于他的简单。
    虽然他反复强调投资不需要高等数学.只要有高中文化加上阅读理解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人》一书.就可以从容应对投资事业了.但我们还是为那种完全基于常识而不带任何神秘主义色彩的理论所震撼。
    按照一般“大师”的排场.牛人总有一套除他以外谁也讲不清原理的玄奥.如笔者认识的一位“技术大师”常用的“阻力线”有七八十条.什么时候该用哪条线作为参照物.只有他自己心里有数(他自己也通常只在收盘后才有数)。
    巴菲特则异乎寻常的简单直接:股市根本毫无意义.一年开一次给大家交易一下拿点现金回家用就够了;至于预测股市更无意义.因为“市场先生”情绪化极强.除了上帝谁也没那本事;宏观经济和政策也没什么意义.部分原因是美国原本就是一个彻底的市场经济.不怎么看政府的脸色.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的赢利能力自有其内在规律.政府可以影响一时.不可能影响其一世。
    唯一有意义的是企业.又能赚钱又能省钱的企业如果被定在一个较低的价钱上.你就买.能全部买下来就全买.没这么多钱就买一部分。
    大原则就这么多.再辅以一点实战方法.比如说用自由现金流来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始终坚持用合适的贴现率来衡量资金价值.当然最重要的是学习借用复利的力量——任何一个方法都谈不上深奥或晦涩。
    但就是在这些条件构筑的坚实基础上.我们看到了喜斯糖果、运通金融公司、大都会ABC、盖可保险、通用再保险、可口可乐、吉列、箭牌口香糖、华盛顿邮报等一大批企业明星的诞生.它们有些是天生丽质.被巴菲特以很低的价格买入并持有;有些则本来能力一般但潜力很大.巴菲特慧眼识珠地买入并帮助它成长。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巴菲特的两位老师的身影:擅长于评估企业价值并发掘安全边际的格雷厄姆.以及擅长于瞄准企业潜力并加速它成长的费雪。
    而且就是这种简单的投资逻辑.令巴菲特的抗风险能力极强.因为结构简单意味着稳定.也意味着不容易被骗。在本书中有一个线索就是巴菲特是如何逃过次贷弓I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他在接手通用再保险后.毅然决定清空所有的金融衍生品合约.而那时市场正火热.这些合约天天在赚大钱.最终他甚至付出了几亿美元亏损的代价才卖光了这批合约——如果不是这个决定.当初那批合约很可能带给公司数百亿美元的损失;而作出这个惊人决定的理由简单至极:巴菲特说他也看不懂这批衍生品合约到底有多少风险.不懂的就不做.即使是“股神”也得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事情。
    从实践角度来说.关于“巴菲特”的争论近乎永无穷尽。我们经常会发现如下现象:同一个事实会被两群投资者分别作为各自的论据.来论证一对截然相反的观点——“巴菲特哲学适合/不适合中国。”这种反差也很容易理解: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似乎充斥着世界上所有可能发生的变数.一切被冠以“中国特色”后.往往就再也难以定性。而谁也无法确定巴菲特如果生在中国.他的人生传奇是否会如现在这般.抑或根本就无以成为传奇。似乎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想象.继而理直气壮地辩驳不同的观点。
    然而.在经历中国股市风风雨雨、大起大落后.再回过头来看.笔者认为.巴菲特的理性可以成为这个时代最好的解毒剂之一.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暴起暴落的市场更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巴菲特思想在中国比在美国还适用。因为他从头到尾讲的做的都是遵循价值规律和人类理性来做事.无论是投资还是管理.大道至简。
    王小波说他的老师曾告诉他.科学对中国人来说是外来的东西.所以中国人始则惊为洪水猛兽.继而当做巫术去理解.再后来把它看成一种宗教.其实这些理解都是不对的.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王小波更补充这个说法为:除了学习科学已有的内容.还要学习它所有、我们所无的素质.这些素质的基.础是人爱平等、爱自由.人类开刨的一切事业中.科学最有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两样做根基。
    笔者把王小波的的这个说法当做学习巴菲特的最佳参照。巴菲特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不仅在于他的投资方法.这些方法论尽管伟大.但依然有失误和过时的时候.但是巴菲特思想里的那种基于理性的哲学元素却是永恒的。从这种理性出发.我们可以找到伟大的投资逻辑.也可以挑战其他各种事业的巅峰.甚至可以挖掘出平等自由的普适价值。  (若不是从人类理性出发的平等自由.是经不起压力和挫折的。)
    本书之所以采用“管理日志”的形式来成文.也有特别的考虑。
    首先.从资本管理的角度看.巴菲特的管理是真正大师级的模式。巴菲特在贯彻其一生的投资活’动中.始终能保持对资本流动的高度灵敏.彻底了解各个时期的企业资金成本以及社会平均资金成本.并成功地积少成多累积复利。此外.巴菲特在长达5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曾多次经历萧条一繁荣的周期.多次面临诸如越南战争、恐怖活动、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的冲击却能安然度过.也多次面对诸如蓝筹50、网络科技、次贷证券等人人赚钱的大泡沫却毫不动心.这种对于自身心态的控制和管理堪称奇迹般完美。
    其次.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观察.我们甚至可以说股神实质上是超越管理者的领导者.他是领导者这一角色的最成功的扮演者之一。伯克希尔的经理人文化是我们目前所能期待的最完美的企业文化之一。巴菲特手下不乏身家过亿、年逾80岁(甚至90岁)但仍孜孜不倦地在第一线奋战的cE0们.巴菲特也经常感叹“他们显然不是为了钱而工作”.他们的存在是这些分公司们能够长久保持竞争力的最大原因之一.因为“不必教老狗学新把戏”(巴菲特语)。他将激励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伯克希尔的管理者们从内心焕发出一种为伯克希尔工作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再加上巴菲特以身作则.处处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行事原则的表率作用.使得很多公司为之头疼的管理难题在伯克希尔荡然无存。而且.巴菲特堪称“办公成本节约大师”.因为公司总部仅仅寥寥“l2 8个人”(巴菲特原话).对其控股子公司.巴菲特也大多采用平时不闻不问只在年底考核业绩发奖金的做法.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效果惊人。在本书中.读者还可以领略到巴菲特对“最佳股东结构原则”、  “独立董事如何发挥作用”“CE0的期权应该如何制定”等管理实务的独特见解。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这些见解几乎都和传统认知相悖.却无不精到透彻令人拍案叫绝。也许可以说巴菲特在企业管理方面是“无心插柳柳成萌”.但我们发现其实股神的企业管理准则与投资管理准则一样——大道至简。洋财网的专业团队给投资者提供即时的讯息和专业的市场评论、每周的交易数据公告、美股交易员培训等,为投资者确保股市投资受益。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