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说: “在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之前,不要做任何事。” 格雷厄姆说: “你必须知道你在做什么。” 巴菲特说: “同上帝一样,市场会帮助那些帮助他们自己的人。同上帝不一样的是,市场从不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为什么投资大师们都不约而同地说同样道理的话? 那是因为成功的投资,绝对不是盲目的投资,它是有针对性的、有把握的投资。 而只有对某个项目或是某个领域熟悉了,你才不会盲目,才能有把握和有针对性地投资,也才能在投资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盲目、无知的投资,必定会是一个赔钱的投资。所以,华尔街有句谚语: “熊赚钱,牛也赚钱,但猪会被屠宰。”这里所指的“猪”,就是那些“不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的投资者”。 巴菲特经常说: “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行业,那么就不要买太多的股票。”他坚决认为,对于不熟悉的行业,最好不要涉足,因为你一无所知,即使进入了,也是门外汉,无法掌控你的投资。 而且人们通常会对自己不懂的事情感到陌生和恐慌,因此在心态上就会失去应有的把握和自信。这时就很容易被企业陌生的发展前景套牢,变成瞎子和聋子,最终被投资项目所背叛。 巴菲特在金融衍生品方面的惨痛投资,就是因为投资了自己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巴菲特自从涉足金融衍生品方面的投资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损失高达4.O4亿美元。对于自己在金融衍生品方面投资的失败,巴菲特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的错误之一,所以在2006年3月他发表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网站上的致股东的信中,特意说明了这次错误。 自从有了这次深刻的教训之后,巴菲特更加坚定地做到:不熟悉不做。而且,坚决用自己的投资标准,观察投资世界,瞄准那些他真正懂的投资对象。 他说: “如果有1000只股票,其中999只我都不知道,那我只选那只我了解的。”这是他严格遵循的规则。他坚持并做到,投资对象必须让自己看得明白,如果一个公司的年报使他感到迷惑,那么这家公司的诚信度就是让人怀疑的,也许在隐藏什么不良的信息,因此,坚决不能投资。 作为一般投资者,对“不熟不做,不懂不买”的投资理念要在充分理解和吸收的基础上,多加利用,在投资实践中,坚决投资自己熟悉的行业中的公司。熟悉的公司主要分为以下3类: (1)自己所在地的上市公司; (2)自己所处行业的上市公司; (3)基本面比较熟悉,且易于了解的上市公司。.、“如果你不懂它,那就别做它” “懂”是成功真正的秘诀.因为.懂.是知识和经验的结合.这种经验不是他人的经验.而是投资者自己的经验.这种经验必须亲身行动与体验.直至达到“精通”的程度. 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术业有专攻”,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有一片自己的领域。同样地,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也都有他自己所擅长的领地。格雷厄姆、巴菲特、罗杰斯、索罗斯、林奇等投资大师,都有自己的投资特长和独特的投资风格。 也就是说,巴菲特和索罗斯这样的世界级投资大腕,也只是占据了一小片领地,也只是在自己的生态领域中生存。尽管巴菲特有620亿美元的净资产,但在全世界所有上市公司组成的23.1万亿美元的“大池”中,他也只占据了一个0.268%的份额。所以,投资者的市场领地是由他所懂什么类型的投资所决定的,因为真正的赢利机会大量存在于他自己所懂得的和熟悉擅长的领域中,成功离不开专业化。 而对于不懂的领域,巴菲特是坚决不投资的。他在先前不投资科技股的言行,充分体现了世界顶尖投资大师“如果你不懂它,那就别做它”的投资理念。 从1994年~l998年,美国股市上涨了2.5倍,l999年达到顶峰。这波大牛市,最主要的推动力是网络股、科技股,那时候网络股的收益率高得不可思议(当然随后跌得一塌糊涂)。 在大牛市里面的网络股、科技股,巴菲特为什么一股都不买呢?他说,那些网络股、科技股能够改变人类和社会的命运,但是,我无法确定网络公司、科技公司未来的竞争优势如何。我们大家想想,十年之前,你能想到电脑会是现在的样子吗?十年之前,你能想到网络会这么发达吗?所以巴菲特管理的公司,一股科技股都没有买,不过他自己破例买了100股微软公司的股票。 当时,比尔·盖茨是第一首富,巴菲特是第二首富,两人年纪差了很多,但是两个人是好朋友。有一天,比尔·盖茨问巴菲特,我的公司业绩这么好,为什么我的股票你一股也不买?巴菲特说,我想问一下,你能确定再过十年软件会是什么样呢?你能确定再过十年网络是什么样的?你能确定再过十年电脑是什么样子吗?比尔·盖茨说,我也不能确定,因为这个行业发展太快了。巴菲特说,你既然无法预测,我为什么能相信你的公司呢?我的公司不敢购买你公司的股票,但是,咱俩是好朋友,我个人可以买。所以,他买了100股。 其实,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小部分投资对象中,他们擅长这些,也只擅长这些。这并不是偶然的。 投资大师们并没有刻意地去占领某个特定的“生态”市场领地。这只是由他的能力范围自然决定的,对自己懂什么又不懂什么,他心中如明镜般清楚。 巴菲特说: “关于你的能力范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这个范围有多么大,而是你划定的边界有多么合理。” 投资大师发展自己的投资哲学的过程,决定了他懂什么类型的投资。这划定了他的能力范围,只要他不超出这个范围,他就拥有了一种能让他的表现超出市场表现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就是衡量一笔投资是否有理想的平均利润期望值的能力。但是,只要他关注的是其他类型的投资,他的“衡量工具”就会立即失效。而只要无法衡量,他判断一笔投资是否可能赢利的能力就与普通投资者没有什么两样了。 可见,划定自己的能力范围是非常重要的投资事项。那么,如何合理和科学地划定能力范围呢? 巴菲特和索罗斯是通过思考三个问题来划定自己的能力范围的。 第一问:我对什么感兴趣? 第.问:现在我了解什么? 第三问:我愿意去了解什么,学习什么? 只有像投资大师那样认真地思考和回答这三个问题,你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投资领域,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唯有如此,你才能轻松地对不符合你的投资标准的项目和机会说“不”,从而停止或避免赔钱,真正开始赚钱。洋财网是一个主要以美股讨论为核心的美股论坛,论坛关注环球财经市场(尤其是美国股市,欧洲股市,外汇市场等)的变化,是投资者对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品的学习研究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