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最大的“庄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获得非流通 股的大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大非”“小非”。其中最有发言权的是控股大股东——他们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最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东及其他法人股东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们对公司股价既不关心,也无动力经营好上市公司。 解禁概念 大小非解禁,就是非流通股票已获得上市流通的权力。大小非解禁通常会带来减持,减持就是大股东在二级市场抛售一部分可以上市流通的股份,增加了市场的流通量,有人卖就需要资金去承接,短时间内供过于求,使股价下跌,一般来说对股市算是利空。当然如果大股东不减持就不算利空,反而有可能刺激股价上涨。 带来后果 分析人士认为,解禁潮是否会影响股市关键要看市场总体趋势,一旦股指上涨过快,再加上周边市场尤其是美国经济走势并不乐观,大小非解禁的负面影响会被放大。 尽管“大小非”经历了股改送股的成本付出,但其购入成本仍然极低,即便按照暴跌后的市价套现,依旧能获得暴利。因此市场很难准确估量解禁后的套利冲动。 对2008年而言,“大小非”解禁对A股市场阶段性的资金供求面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总体而言,不会对资金供求面的总体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若市场正处于平衡市格局或偏弱市格局,则可能给市场阶段性走势产生负面影响。 对个股而言,获得流通权既可能带来投资机会,又可能带来回调风险,投资者应区别对待。在市场总体趋势向好时,若公司基本面较优秀,则限售股很可能带来投资机会。这是因为在限售股解禁前期,因投资者心理压力,股价往往会出现调整。而一旦解禁之后,优质的基本面容易吸引更多的资金关注,股价可能被推高;若市场总体运行趋势偏淡,且公司基本面乏善可陈,则限售股解禁很可能带来显著回调风险。 环节冲击 从四个方面减缓“大小非”对市场冲击
针对“大小非”问题的应对举措,有关人士表示,要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股东的权利,保持现有相关契约的延续性。从具体操作程序和操作手段上来讲,证监会将从四个方面规范“大小非”减持行为:首先,丰富大宗交易方式,改进大宗交易效率;第二,为企业增加融资机会,丰富融资方式,如发行可交换债券等,以免“大小非”股东由于缺少资金而变现所持股票;第三,规范减持股东的转让行为,加强信息披露;第四,从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推动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养老金等长期投资者参与股市,增加市场资金供给,缓和市场供求关系。洋财网是一个主要以美股讨论为核心的美股论坛,论坛关注环球财经市场(尤其是美国股市,欧洲股市,外汇市场等)的变化,是投资者对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品的学习研究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