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调查对我们的业务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将在十月份第三季度的财报中向大家通报相关信息”——昨日,GSK(葛兰素史克)就《第一财经日报》提出的目前在华业绩下滑一事回应时表示。 当日,有媒体援引花旗银行分析师的话称,由于在华涉嫌经济贿赂等问题,初步估算GSK在华销额已下滑30%。 对此,GSK方面并未直接回应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只是表示,当前的调查确实对其业务产生了影响,但并不妨碍其下一步在中国的继续运营。 “我们将继续公司的运营,为中国的患者提供医疗产品。”GSK中国在向本报发来的声明中表示。 本月初,英国媒体援引GSK英国总部一高管的说法表示,“由于可能面临高达20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罚款,葛兰素史克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 尽管这一说法随后被GSK中国否认,但GSK在中国仍在持续进行的调查中受到影响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而不仅如此,在中国官方7月公开其对GSK调查阶段性结果后,本月,美国司法部也开始启动对GSK可能存在的行贿问题的独立性调查。 GSK201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2013年一季度全球处方药和疫苗销售下滑2%,其中美国市场下降6%、欧洲市场下降3%,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亚太区则平均增长8%。 “我们在中国的增长率远超全球的增长率,这个速度也比其他新兴市场的平均增长率还要高,而比全球的平均增长率就高得太多了。”GSK中国区总裁马克锐在年初公布业绩时曾公开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开始,GSK调整了全球战略,将中国作为公司未来的战略重点,其擅长的疫苗和处方药等领域作为重点,加大对中国市场的销售力度;而在可以绕开医院的非处方药领域,则重点开始向基层市场转移。 但与此同时,花旗医药行业分析师则认为,由于中国市场在各药企的的销售与利润中所占比例非常低,2012年,GSK第三季度在华药品与疫苗销售额增长了15%,但总计不过2.09亿英镑,而全球销售额为53亿英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