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恋便宜是炒股的一个心理误区。俗话说: “便宜没好货。”便宜的股票,往往不能使投资者赚到钱。但是,有些股民,特别是新股民判断一只股票是否值得买,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首先看这只股票的股价,如果股价只有三块五块的,就会认为这只股票便宜且安全,买进应该没什么风险,如果股价超过了30元,就万万不敢碰了。看股价高低自然没错,但股价只是最表面的,也是最富欺骗性的东西,它的高低并不和安全程度成正比。 王大爷自10年前从单位退休后,就一直在家门口的证券公司“上班”。刚入市时,王大爷对股票一窍不通,刚去证券公司的那几天,股票天天在涨,却迟迟不敢下单。后来,他看见红星发展、清华同方、浙大海纳等股票都涨得很好,于是在高位大胆介入。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这些叱咤风云的牛股都出现了下跣,到最后只剩了可怜的几元。王大爷赔了很多。 这一教_iJ rlzlP-常惨痛,也非常深刻,让王大爷痛下决心:绝不碰那些涨高了的股票,只买5元以下的低价股票。于是,当行情风生水起之时,王大爷又拿出5万元,补仓买入套牢的三只股中的最低股——浙大海纳(现为S,ST海纳),谁料,越补越亏。大盘都飞涨近90%了,而他所持股票基本还在原地打转,气得他每天都唉声叹气。 在股票市场上,有很多人具有这种“嫌贵贪低”心理,处心积虑地买进一些价钱便宜的股票,而不考虑买入那些价格高的股票,他们认为,股票价格高,投资风险就会很大。殊不知,股价的高低与股票的涨跣幅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说股价低涨幅就大,股价高涨幅就小,例如,*ST梅雁(600868)是低价股,可是它的价格一直就是几元钱,根本就不会涨多高;而贵州茅台(600519)属于高价股,虽然它的价格很高,但它却能涨得更高。 一只股票价格是否便宜,是相对于股票的内在价值而言的,要求投资者要对其作出客观的分析。如果股票的市价低,但其内在价值若更低,则这种股票价格还是高;如果股票的内在价值高,虽股票市价高,但仍可以说是便宜的。 从一个长的时期来说,股票市价大体上是与股票的实际价值一致的,而股票的实际价值又是由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资产的增减来决定的。所以,上市公司经营好坏对股价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长时间的。因此,对于有些股票,即使市场价格再便直,也要审慎买入。 由外部因素导致股价便宜的现象,一般是比较短暂的,随着这些因素的消失,股价会回归本来的价值。从上述的分析中投资者可以看到,如果一味地追求便宜货,就极有可能买进实质很差的股票,到头来只会亏得血本无归。所以,投资者不应有“越便宜越买”的错误心理。
为了减轻操作上的心理干扰,克服炒股贪恋便宜的毛病,投资者在实际操作时,可采取分批买卖的方法。当股票已进入低价区时,即可分批买入,陆续买进,如此可买进较多数量的低价股,期待丰盛的利润。而当股价已进入高价区时,即可逢高分批卖出,渐次获利了结,落袋为安。洋财网是一个主要以美股讨论为核心的美股论坛,论坛关注环球财经市场(尤其是美国股市,欧洲股市,外汇市场等)的变化,是投资者对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品的学习研究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