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投资者不明白.这上市公司哪里那么容易制造非经常性损益?殊不知他们有两大法宝.一
是关联交易..是资产重组.
显然.上市公司要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制造虚增利润较为困难.但他们可以利用关联交易来降低费
用支出.增加收入来源.包括以关联单位愿意承担其某项费用的方式减少公司本年期间费用.从而使本年
利润增加;或向关联方出让、出租资产来增加收益;向关联方借款融资.降低财务费用.如厦新电子l998
年中报将6080万元广告费列入长期待摊费用.从而使其中期每股收益达0.72元.以维持其高位股价.利于
公司高价配股.然后在年末由集团公司承担商标宣传费用.股份公司只承担产品宣传费用.以此解决巨额
广告费用挂帐的问题.商标宣传费用和产品宣传费用在广告费用中的份额是可以任意分配的.谁多谁少自
然凭公司的意思.不过.尽管通过这种手法使该公司当年每股收益达l.O2元.终因有诸多减利因素不能长
期勉强不反映.后经追溯调整.l998年度每股收益减少为0.88元.而1999年度更减少为0.108元.2000年
中期.该公司即已沦入亏损的行列.
由于公司治理不规范.目前上市公司与大股东进行非正常交易操纵利润.或者侵害股民利益的现
象相当严重.对此.作为投资者.不能不有所提防.在当前国有股、法人股一股独大的情况下.一般中小
股民尚无力抵制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但可以通过认真分析财务报表发现其猫腻所在.从而避开这类有风险
和隐患的
股票.如大股东巨额欠债已成为很多上市公司面临的严峻问题.除了长期不还.或宣布破产、一
笔购销以外.更多的是采用将实物资产出售给上市公司的办法来充抵债务.这些资产的”优良”程度令人担
忧.给上市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更不容乐观.如工益股份的大股东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对公司的欠
款在1997年和l998年分别高达0.58亿元和1.4亿元以上.远远大于它对公司的投资额.后来.成都无缝钢
管有限责任公司用它”轧管四厂”的部分流动资产来抵债.由于成都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本身就是一个效
益很差的公司.它的轧管四厂对公司经营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工益股份接下来的几年经营状况每况愈
下.每股收益从1998自90.237元、到1999年的0.007元.直至2000年底每股亏损0.270元.这些表面公平
交易的”面纱”下隐藏的陷阱.不仅直接威胁到上市公司的资产安全.而且严重地侵占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
利益.
这些欠款股东好歹还象征性地弄了一点资产还给上市公司.虽然是借米还糠.还有的欠款股东则
更有招术.他们在自身实物资产已经卖无可卖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将所谓由集团公司持有的商标、品牌
所有权等无形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以抵偿债务.这些无形资产的转让金额占上市公司净资产额的比重到了
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交易金额之巨、对上市公司影响之深前所未见.比较真型的如厦华电子.2000年11月
发布董事会公告称.拟以3.2亿元受让第一大股东厦I'1华侨电子企业有限公司的”厦华”系列商标使用权.价款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抵冲.不足部分以现金支付.这种交易的实质是欠款股东利用商标等无形资产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特点.对上市公司现金资源进行的疯狂掠夺.这种行为无疑是对上市公司利益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直接侵犯.对此.中小股民虽然无力抵制.但惹不起躲得起.不妨离这类公
司远一点.
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的第.种手段就是资产重组.尽管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成功
率并不高.但是.统计表明.大股东或者其他关联方通过购买债权、赠予资产、购买不良资产、资产置换
等形式对上市公司进行重组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当年利润的贡献大约要占到.成左右.?§HST
中侨将一项帐面净值仅为20 1万元的上海新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2%出资额以9500万元转让给大连柏兴
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大连柏兴再将价值l4950万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偿赠予sT中侨.这与其说是重组.
不如说是玩数字游戏.对此sT中侨并不讳言.声称公司能否扭亏.完全取决于该交易价格中高于帐面价值
部分能否计入当期利润.
以上这些制造利润的手法.高明就高明在不是通过做假账的方式玩出来的.而是在相关法规许可
的范围内进行本年利润的调整.乍看既不违反会计政策.也不违反会计法.但同样能起到欺骗股民的效
果.对此.股民在阅读财务报告时必须充分利用报告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对公司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公
布的利润进行合理化调整.这样才能根据公司状况及时回避风险.
洋财网的专业团队给投资者提供即时的讯息和专业的市场评论、每周的交易数据公告、美股交易员培训
等,为投资者确保股市投资受益。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