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导师列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索罗斯对此可谓是理解得非常透彻。有道是“不是
闲人闲不住.真是闲人非等闲。”这句话用在索罗斯身上最贴切不过。其实.不仅是索罗斯.全球股市大
亨都是如此.否则他们手中握有几百上千亿美元的巨额资金.还不得整天为投资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啊?事
实恰好相反.无论沃伦·巴菲特还是彼得·林奇、索罗斯他们.无一不是“休闲得很”。他们每天几乎不
看股市盘面.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宏观基本面.所谓“功夫在诗外”。
例如.巴菲特特地把自己的公司开在他的家乡小镇.办公室里甚至没有电脑和股票交易终端机。
他说.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更好地避免听到小道消息.有助于自己冷静思考。彼得·林奇在掌管全球规模
最大的共同基金麦哲伦基金时.工作人员只有两名助手。他说.人一多.彼此之间沟通时间就延长了.纷
杂的事物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思考。
回过头来看索罗斯。他说自己每天都要花三分之一时间用于思考.三分之一时间用于阅读各种资
料和情报。根据他的理解.思考就是要把自己置身于事外.保持一种客观和超然.搞清自己将来要到何处
去、世界要往何处去等问题。
索罗斯的“休息”集中体现在两点:一是除了短线投机炒作外也会搞长线投资.以时间换空间;
。是当大行情不好时.他会“金盆洗手”。
先说第一点.索罗斯具有极好的耐心.绝对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他是金融投机分子.所
以只是擅长于做短差.没有耐心做长线。普通人都懂“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索罗斯又岂能不懂?
比如.1992年索罗斯重刨英格兰银行.实际上在此以前他就已经布局了三年。1989年时.索罗斯
对狙击英镑还只是一种初步设想.可是就是这种初步设想让他足足准备了三年.你能说他没有耐心吗?要
知道.普通投资者在股票买卖时不要说准备三年.就连三天也等不及.多数人今天买入明天就希望它涨
停.如果连续一个星期没动静.就要牢骚满腹了。这样的心态是否有助于投资获利.尽人皆知。
补充说明的是.索罗斯所理解的耐心并不仅仅是时间.同样包括空间。也就是说.理性投资者应
当具有极佳的耐心.并不是指要耐得住寂寞;只要买卖价格合适.当天买入卖出也并非不可以.尤其是在
股票可以做空的背景下.耐心就更不是指股票捂在手中的时间长短了。
再看第。点.即关于索罗斯宣布“退休”的事。
1998年8月5日.索罗斯联合其他几家国际金融巨头.其中主要是美资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联手
对香港金融市场发动攻击。这场战役一直延续到8月28日.以索罗斯一方的失败而告终。
然后从1999年开始.索罗斯好像就一直在走下坡路.直至U2007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索罗斯才重
新一展身手.并且大获成功。
首先是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索罗斯对此欢欣鼓舞.并且非常看好欧元的发展前景。可是他没想
到.欧元币值在短时间内就下跌了24%.索罗斯为此损失了lO亿美元。
更要命的是.当时全球股市中的网络股非常火爆.可是索罗斯并不看好网络股.没有参与其中.
结果使得到1999年7月时量子基金规模缩水了20%。要不是后来迷途知返.赶紧大量买入科技股、卖出传统
经济股.量子基金当年的收益率根本不可能达到35%的水平。
可是好景不长.从2000年3月15日开始科技股价格急剧下跌.同样连累到索罗斯基金出现大幅度亏
损.短短两个星期内就缩水20%。
这时候的索罗斯感到自己昏招迭出.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2000年6月.索罗斯在接受英国广播公
司(BBC)记者采访时袒露心迹说: “我想我不久前失去了那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感觉。我就像一
个老拳击手.不应该再站在拳击台上。”
这就是为什么读者看到70周岁的索罗斯随后宣布退休.不再在全球金融市场进行投资活动.而是
把主要精力用于慈善方面的原因。
与此相配合.索罗斯把他旗下的量子基金、量子新兴基金合并为量子慈善基金.交给自己38岁的
儿子罗伯特打理.也顺便锻炼一下他的能力。
随着索罗斯的退休.量子慈善机构调整投资策略.采取比较保守和低风险的投资策略.并且宣布
将把所有投资回报用于慈善事业。
当然.事后证明索罗斯是“退而未休”.他又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大施拳脚.这是后话。并
且.即使是索罗斯交出了基金管理大权.因为这种体制改变又重新发挥了新基金的活力.量子基金的业绩
回报依然不菲。
以2001年为例.当年美国标准普尔指数下跌了13%.可是量子基金的年收益率仍然高达13.8%.
业绩超出26.8个百分点。2002年量子基金变外部人员管理为内部管理.当年的收益率为一0.5%.比标准普
尔指数的表现高出2 1个百分点。一方面这表明索罗斯的外部人员管理政策具有某种优越性;同时也可能表
明.索罗斯的“保守”投资策略收到了效果。
2008年初.本来已经退隐的索罗斯重出江淮.公开声称“全球将经历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
机”。事后看到.索罗斯的预言基本上得到了证实.而他也从这种“危”机中及时抓住了“机”遇.狠狠
地赚了一笔。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