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调节杠杆。一国货币兑换另
一围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不
同,币值小一,所以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汇率的
作用表现如下:
(1)汇率与进出口。一般来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
促进出口、抑制进Vl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比值上升,则有利于进
LJ,不4-|J于出LJ。
(2)汇率与物价。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的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
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几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
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
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3)汇率与资本流出入。短期资本流动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当存存本币对
外贬值的趋势时,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小愿意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
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求
紧张,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当存在本币对外升值的趋势时,本国投资
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内流;同时,由
于外汇纷纷转兑本币,外汇供过于求,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
财政收支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财政收人足国家为了保证实现政府
职能的需要,通过税收等渠道集中的公共性资金收入;财政支出则是为满足政府执行
职能需要而使用的财政资金。
中国现行财政收支法的主要内容。从l994年1月1日起,改革地方财政承包体制,
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为此,l 993年1 2月1 5 Et,国务
院发布了《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这是我国财政收支划分法的主要法
律文件。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同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中关于预算级次的
划分、预算收支的范围以及预算管理的职权分割等内容事实上构成财政收支划分法的
重要内容。分税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划分财政级次。《预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五
级预算,分别为:①中央;②省、自治区、直辖市;③设区的市、自治州;④县、自
治县、不没区的市、市辖区;⑤乡、民族乡、镇。
(2)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范围的划分。根据《预算法》规定,预算支出划分为中
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3)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范围的划分。根据《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
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预算收入划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
预算共享收入。
(4)中央和地方之问的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下级预算主体之问按
照法定的标准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