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传承精神财富最重要的载体,按理说看书应该是最好的学习方
式,但存价值投资上,我却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尽管自己也写,但对于能发
挥多大作用,在文章巾多处表现出狐疑。确实我想把对价值投资的理解写出
来,从文章的效果看,也确实基本把原意表达到位,能反映九成心里的看法?
可能对学习价值投资会有一定帮助,但是不足能在本质上改变一个投机者,能
改变多少个?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悬乎也。j
这么说不代表否定闩己写作的意义,更不是否定价值投资类书籍的作用;
本人一直较为推崇美国那种案例式的教学模式,非常具象,很容易记忆,也许
存学习投资上,这种教学模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价值投资我的学习经验
是:多用心体会;投资很多时候是一种感觉,无法用教条式的“戒律”规范。
股票跟女人很相似,谁都能说出标准美女五官和身材的标准,但放到实现中,
也许就不是这样了,有些女人五官很标准,但看起来总有“刻意”的感觉,
有些女人五官分开看都不出众,但整体看上去很顺眼,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
此时就面临是按标准还是按感觉来评判的尴尬了,我会选择顺从感觉,或许她
确实并不太符合美女的标准:,价值投资书籍也是如此,可以给出“标准美女”
的样式,但却不一定是实践巾最正确的。
我读投资类还没读会计类书籍花的时间多,因为会计泾渭分明,足便是、
非便非,但价值投资更多的足塑造性格,现在能想得起来读过的投资书籍,除
了几本经典外,就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内容。我读价值投资的书不喜欢从头到尾
读,基本拿起书来先看是谁作序,然后就是看目录,找到闩己认为重要的内
容,打开后依然是跳读,除非到了觉得很重要的内容,才会一宁一句地精读,
所以很多书拿存手上的时间都在两天内,好像在问这些书“你的投资理论是什
么?”仅此而已?
因为我已经有自己的投资思想,具有相刘‘的封闭性,怕别人的投资著作会
冲击到我的投资思想,所以看投资书很多只限于了解层面,不会太过深究其
理,特别是偏向思想性的著作。j对于新的投资想法,肯定不会贸然接受,要经
过反复的论证,小心翼翼的吸收,这儿年最大的吸收就是对成长性的肯定和接
受,把成长性慢慢融人自己的投资思想中,包括在估值方面受其影响巨大。这
跟开始学习投资渎《证券分析》有关,其根本l:忽视成长性对投资的作片{,
如果读者接受格雷厄姆的那种思想,你的价值投资只能“捡烟蒂”,而一旦形
成固有认识,改过来可能需要好些年时间:
现在你最大的疑问肯定是没有博览群书,投资思想如何形成?这简直是痴
人说梦、天方夜谭。现在告诉你“秘诀”所在,就是模仿。先在心巾树市一
个百分之百为之折服的投资大帅,然后用心去模仿他,站在他的角度努力体会
其感受,通过他的投资案例细心揣摩,这个人可以是任何一位投资大师,也可
以是你身边接触得到的投资者。投资上我以巴菲特为偶像,很多人以为我肯定
很了解所有投资大师,事实l:我了解的也许并不比你多,但我相信自己很了解
巴菲特,甚至觉得真正读懂他的人在中国广东深圳。
你也可以把巴菲特当成自己的偶像用心去体会,甚至想象自己就是巴菲
特,在看待投资问题I:努力模仿他,慢慢地对他就有感觉,而后对价值投资自
然而然就有感觉,直至形成自己的投资思想,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直到某一
天脑子里突然掉进估值方法,眼前呈现出估值的整个过程,也许会在晚上睡不
着,起身把整个思路一五一十地写m来,生怕睡醒给忘了,而后好几周脑子里
伞是估值方法的逻辑思维,整个企业在脑巾完伞市体地屁现出来:,对估值的认
识是突变的过程,也许是量变直到引起质变吧,价值投资这一步的阶梯跨度较
高,当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再坚持一下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当然,我也不敢保证这样做就一定能成为价值投资者,这跟性格有很大关
系。也许从我的眼光去理解出菲特,所以觉得跟他的性格很像,也许确实像,
谁知道呢。毫无疑义的相似点足喜欢简单,讨厌复杂的不确定性,对物质需求
容易满足。法利赛律法师曾问耶稣:“丈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
呢?”耳|5稣回答他:“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巾的第
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
切道理的总纲。”在学习投资上正足如此,模仿投资大师是个好主意,只是我
们千万不要造神,中国人在这上面吃的苦头太多了,只是这个民族好像永远不
会吸取教训。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