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天下资讯 > 资讯分享 >

逃顶,不再单靠运气

时间:2014-12-03 15:50来源:未知 作者:zhi

    如果说“5·30”暴跌前我清仓是依靠运气,那么如果有人说我在5 900点左右再次清
仓也是靠运气的话,我就不服气了。事实上,我是在大盘大概在5 000。5 900点之间把手上的
股票逐渐清掉的。
    我当时的判断逻辑是这样的,在3 000点附近,政府出台了降低印花税的政策,那之
后为什么还会跌到l 664点?我认为是因为当时全球金融笸机影响了我们的股市,在全球经济
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股指才跌到了l 664点。
    接着在4 335点的时候又出现了大跌,而这个时候的下跌原因是因为国有股及大小非
减持所引起的。也就是说,在3 000。4 335点之间就已经开始积累泡沫了。而这个泡沫可能随
时随地都会破裂,只是没想到这个泡沫一直坚持被吹到了6 1 24点。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的逻辑过于简单和武断,但是事实上,不管顶部最后到了哪个点,
5 000点以上毫无疑问就是泡沫的破灭区。十多年来,我一直记得一句话:  “交易所里出现人
头攒动的场面的时候,也就是你该离去的时候。”
    “牛”变“熊”发生的时间是2007年的lo月。初期人们还是从外部世界寻找股市下跌
的原因,但是随着暴跌不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更多的思考转向了中国股市自身。在我看
来,股价泡沫、市场扩容、大小非减持是最根本的几大作用因素。
    股市暴涨致使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远离价值,价格向价值回归自然是必然的。现在想
来,那时候大机构应该是早已离场了,在股市里扑腾的可能只是短线资金和众多散户的血汗


钱。那时我周围的很多拥有大资金的朋友,其实也是在逐步减仓的,因为同样按照他们的经验
来看,6 124点的点位是他们无法用他们的生平经历来解释的。不过,我也注意到,尽管都是
减仓,但是决心、力度在人和人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
    事实上,当时停批新基金和调高印花税就已经是一个信号了,只是当时大家更多地关
注大跌,而非关注释放出来的信息——减少资金的进场和加大股票交易成本显然是两种手段。
    “再融资”也是该次暴跌的重要推动力。仅仅2007年一年,就有l90家上市公司推出
了再融资,金额接近4 000多亿元。其实,按我当时的想法,很多上市公司并不是真缺钱,而
是冲着大家对股市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利用大家对股票高价格、高市盈率的承受力来大
肆“圈钱”。
    在这几种强大力量的作用下,哪有不跌的道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是一个“逆反者”,我在清仓后,着实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周围
的人都说我“抛早了”、  “胆子太小了”、  “太傻了”等。但在股市中,总有一小部分投资人
会运用一种“逆反心理”来进行操作。当80%以上的投资者和所谓专家,一直对股市看好的时
候,他们就会认为股市行情会转坏。而相反,当80%以上的投资者和所谓专家都一直认为股市
行情会转坏时,他们却认为行情会转好。
    我不敢吹牛说,我就是那一群有着“逆反心理”的人之一,但是我却的确以这句话时
常警醒自己。这一小部分投资人获利的可能性之所以会大一些,就是因为他们利用了大部分人
的心理弱点,即过分依赖“别人的脑袋”,忽略“自己的脑袋”。很多人会一窝蜂地去抢购股


票,也会一窝蜂地去卖出股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逆反心理”不能运用得过头,如果存心
和市场过不去,那肯定也是要吃大亏的。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