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天下资讯 > 资讯分享 >

创业:一个心智历练的旅程

时间:2014-11-16 21:15来源:未知 作者:zhi

    这是一个缺乏创新但却不乏创业梦想的国家。当然,也许我们期望的创新精神能够从无数的创业过程中逐渐产
生。  “创业改变中国”,这个概念可能有些过于恢弘,但我相信创业将为中国的商业发展和商业精神提供丰富的给养。
    创业的动力非常多样,或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追寻,或源于对财富的渴望,或源于成功者的范例指引……但创业的
结果大致相似,不外乎“成功”与“失败”。自改革开放以来,从联想到海尔,从瀛海威到爱多,这里有至今仍在闪耀的
创业成功,也有早就淡出记忆的创业失败。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对正怀揣创业梦想的人而言,这些荣耀与悲伤都在别
处,而它们所带来的思考一直都在眼前。
    正如那句老话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创业者们该如何走向幸福?孙陶然先生
在《创业36条军规》一书中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的确,创业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创业者而言,从开始创业的选择
到目标的确定,从团队的搭建到融资合作,每一步的成败都将决定整个过程的成败。作为资深的创业家,陶然在书中用他
的实战经历和经验,为创业之路的主要环节进行了独特的归纳和注解。
    在陶然看来,创业者首先要考虑的是,要对创业的艰难有充分的预估,更要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在创业的过
程中,创业者应该遵循自己最初的梦想。如在起点没有想清楚,那根本无法掌握终点的方向。
    一旦开始创业历程,作为创业者,应该知道如何决策,明了如何“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在这里,陶然总
结了公司创始人需要注意的了个品格,公司管理中需要注意的9个关键问题。比如,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战略是什
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但从我的经验来看,陶然给出的答案无疑极具实战价值:  “创业者必须清楚,只
有解决问题才能向前进,要集中兵力重点突破”。应该说,这一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其价值已经超过了创业这个范围,对
于每一个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都极具参考价值。每一个创业者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从无数创业者的经历可以看
出,管理的成败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创业的成败。如果说前面讲过的梦想和个性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可以去“创”,那么管理
将决定你的“创”是否可以真正成为“业”。
    一般谈及创业的书籍讲完上述内容后可能就结束了。但是在陶然看来,对于一个真正想做大做强的创业公司来
说,仅仅做到上述这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创业初成,如果不避免误区,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对此,陶然提醒


创业者切记成功后不要盲目扩张,要知道如何和资本打交道,并且对所有怀揣上市梦想的创业者提醒道:  “上市是企业的
成人礼,但上市之后,考试才真正开始”。
    创业有道。某种意义上讲,  《创业36条军规》是一本创业者的行动指南。36个创业之道独立成篇,而又串联起一
个创业者从梦想的开始到上市道路上所有重要的步骤。当然,创业的过程纷繁复杂,其中不免需要机缘巧合,不免遇到世
事沧桑,这36条“军规”肯定不是创业成功的全部“秘方”。但我相信,只要遵循这36条“军规”所蕴涵的创业之道的精
髓,机缘就不只是巧合,世事也不仅是沧桑。
    对于创业者而言,创业是一个心智历练的过程。如同书中所述,创业者有时往往没有退路,有时必须超越自己。
在我看来,无论成功与失败,这样一个过程所积累的经验其实更有价值,因为这些都将成为创业者一生的财富。这个心智
历练的过程将与公司成长的过程一样精彩!
       自那个多事之夏认识陶然,转眼已20多年了,我们是同学,也是同事,我们曾经共居一室,也曾经一起创业,曾
经共同大醉之后抱头痛哭,也曾经喝下绝交酒分道扬镳。陶然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对我说过“我爱你”的男人,我们不是朋
友,也不是哥.fluL,按照我们自己的说法,我们是既志同道合又臭味相投的兄弟,我们是兄弟,可以托妻寄子,我们是刎
颈之交。
    陶然才子,一向喜欢写文章,也写诗,在北大就是校刊的大记者,辙扬文字除了提点世人各种道理之外,也是泡
妞利器。不过写书出书倒好像是第一回,也就有了我这人生中的第一个序。
    创业是时下中国的时髦词,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自己15年前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创业者,因此深知创业之艰辛;
近日听闻北大同学一中国新首富李彦宏先生所言,99%的创业者将以失败告终,深以为然。我一向是不劝人创业的,做职
业人有什么不好?做老板看着风光,其实是为所有员工打工,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甘苦自知。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体系迟
迟不能建构完善和我们文化中这种“宁为鸡头,不为风尾”的心态大大有关系。
    但是有一种人,骨子里面就是不安分,你教他做职业人他永远不甘心,天生就是要创业,纵横捭阉的,陶然大概
就是这样的人。  《创业36条军规》谈不上字字珠玑,却是陶然兄20年创业之路和着血和泪的经验大成,对于那些心不自
安,渴望创业的陶然的同道中人来说,此书将大有稗盏,遇到什么疑难困惑,拿出来翻翻,不一定有现成的答案,但是一
定会有感悟。
    《军规》的内容,以我自己15年的创业经历印证,绝大部分都是真理中的真理,但是认识真理易,坚持真理难。
我也借这个机会算是搭陶然的便车,和读者们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
    先说说战略。诚如陶然所言,创业者都怀揣梦想和激情,如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大多数情况下不必选择创业,
但是梦想要变成现实,战略是首要大事。战略是决定企业能不能真正长大或者基业长青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遗憾的是,
中国的许多企业或者是创业之初忙于生存压力,或者是目光短浅只想今年赚多少钱明年赚多少钱,往往缺乏对企业发展的
中长期战略的关注。蓝色光标是幸运的,l996年成立时,虽然只有十来个人,七八条枪,但是我们几个远见卓识的董事就
为公司制定了发展战略,迄今这个战略仍在指引公司的发展。蓝色光标15年来能够发展成为全球公共关系30强、中国公共


关系行业的领导品牌,乃至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公共关系行业的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上市公司,战略明晰居功至伟。上
市之后,蓝色光标连串并购引来诸多关注和各种议论,我们是创业板300多家公司中最快把超募资金用完的,为什么?无
他,战略耳。上市之前公司董事会就已经明确了通过并购快速扩张,打造中国的超级传播集团的战略,后来的事情只是坚
定地执行战略。我经常被问到为什么蓝色光标能够发展这么快,为什么我们能够第一个上市,我们和同行相比有什么不
同,我总是把战略放在第一位上。战略决定方向,决定你的彼岸在何处。
    再说说专注。专注其实是战略的一部分,专注还是多元首先是由战略决定的,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企业史上专
注或者多元都有不少成功案例;只是一般意义上而言,由于资源有限,专注比多元更容易取得成功。以蓝色光标所在的传
播行业而论,绝大多数品牌都是专注在细分市场,公关公司就做公关,广告公司就做广告,活动公司就做活动,大型企业
中全球似乎也只有奥美是例外,扛着整合营销的大旗,业务涉及多个专业领域,从结果看还算是不错。蓝色光标自成立之
始就非常明确地专注于公共关系业务,这是我们战略的一部分,l5年来我们心无旁骛只做了这一件事情,总算天道酬勤,
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上市之后一方面是通过积极并购,在传播的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布局,另外一方面对于旗下任何一
个单一品牌,我们仍然强调专注,集中所有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在一个细分市场做深做透,不是补短板而是
把自己的长板做到尽可能长。专注的道理其实大部分人都明白,问题是企业许多时候会遇到诱惑,比如说某个客户和我们
说:你们服务得不错,干脆我们把广告业务也交给你们吧。这个时候我们有几种选择:告诉客户我们不做广告业务,但是
我们可以帮着推荐专业的广告公司提供服务;我们先把业务接过来,再分包给其他广告公司做,从中赚取差价;我们成立
一个广告公司,自己来做这块业务,利润最大化。手边的钱,你赚不赚?这就是考验,而真正的考验通常会伴随企业发展
的全过程。抗得住诱惑才有可能讲专注。
    最后,陶然可能不爱听,但我还是要说:是否要创业首先是每个人自己的人生战略规划要决定的事情,创业不是
好玩儿的事情,而是一条充满荆棘之路,除非你作好了虽万劫不复依然无怨无悔的心理准备,否则不要轻言创业。但是如
果你真的已经想清楚了,那么就一往无前,演绎你自己的精彩人生吧,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精彩是一定的。上路的时候,
别忘了带上这本书。
    赵支权
    蓝包.光标晶袒师问箍静公司群舍创始^,董事长兼cFo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