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有股流通.在20世纪初叫“减持”.当时国企上市后.减持一部分国有股.把兑现的钱划
入社保基金二这种把国有资产变现为老百姓养命钱的做法.应该是不错的二当时的减持.是在股票首发和
增发时减持融资额i0%自9国有股.不是在市场里直接抛.而是转了个弯来抛二随着市场的下跌.2001年10月
22日.证监会叫停了国有股减持.不过仅限于内地.境外上市的公司依然减持二2004年2月1日. 《企业国
有产权转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在这个办法中.我们看到国有股是可以转让的.不是在二级市场转让.
而是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场外协商来进行转让二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当时说.上市公司的国有股绝大部分是
蓝筹股.不急着转让. “慢慢卖还能卖个好价钱二”
股民们于是惦记上了这事儿.国有股最终是要抛到市场上来的.是要与股民争利的二为此一有这
方面的响动股市就大跌二
2004年2月24日.国资委召开工作会议二国资委开会.股民就瞪大眼睛.竖起耳朵.绷紧神经二这
是造谣者绝佳的出击战机.于是股市谣言烽火连天二谣言声称国有股马上要减持.结果上证指数狂跌l00多
点.从1730点跌到1628点二李荣融立即出面澄清:这是假消息.国有股全流通需要找到好时机二随后他不
客气地说: “要想赢,大家都得让着点。”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态势,让市场更加紧张。没说现
在就揍你,揍还是要揍的。一个巨大无比的“庄家”说这种话,市场还能走好嘛。
股民的紧张并非没有道理,国有股流通出来,似乎毫无规则可言,今天这种方法,明天那种方
法,时不时弄点出来。“鲁滨逊在无人的荒岛上,忽然发现一只脚印。”“世界遭到灭绝,只剩下你一个
人,忽然响起了敲门声。”想想吧,这种心理的紧张所带来的折磨。这叫啥投资市场?完全是在玩“术”
嘛。
当股民被玩得神经兮兮时,市场质疑声响成一片。2004年3月初,有传言说吉林敖东递交了国有股
减持和全流通方案,公司股票在3月l5日和l6日被紧急停牌。3月l了日吉林敖东发布澄清公告,吉林省财政
厅向国资委报送了《关于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股份转让的请示》,但国资委没有受理;
同时吉林省政府也向证监会出具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荐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非流通
股份全流通试点企业》的信函,证监会也没受理。
这说明上面的意见还没统一,证监会管着股市的大门,先把门关了再说。直至r]2002年6月23日晚,
各方才达成一致,国有股减持正式叫停。股民视此为重大利好。次日,沪市大涨144点,深市大涨297点。
证监会与国资委第一次PK,证监会胜出。至r]2004年底,沪深两市共计转让国有股53.1l亿股,金额
达1 58.75亿元,平均每股转让价格为2.99元。证监会胜出,是国资委让着你哩,他觉得这个场外的转让价
很不合算,所以想在二级市场上转让,也就是“全流通”。
2004年了月26日,媒体刊登了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在“股权分置与资本市场制度风险座谈
会”上的讲话。以前叫“国有股减持”,后来改为“全流通”,现在改了一个叫法: “解决股权分置”。
谢庚解释说这三个概念不同, “减持”是国有资本退出; “全流通”使不可流通股份具有流通性质; “解
决股权分置”是个改革概念,就是实现同股同权。概念阐述得很精准,可不管谢庚怎样解释,股民们都认
为这是玩文字游戏,他们只有一个朴素的认识:国有股要抛出来啦!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