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市场有个国内监控的空白点:场外交易的期权合约二2003年下半年.陈久霖用中航油的名
义.向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格理银行大量卖出看
涨期权合约二这些合约都是在场外一对一签订的.交易所的清算系统没有记录.所以无法监管二当年.陈
久霖的这些操作为中航油赢利5427万美元二
期货的钱来得太容易了.尝到甜头之后.陈久霖加大了炒作的力度二2004年石油价格一路飙升.
可陈久霖踏错了方向二习J2004年3月28日.出现了580万美元的账面亏损二如果要保仓.必须追加保证金.
可再要从公司账户中调资金.就得暴露自己违规参与期货交易的行为二这时陈久霖铤而走险了.他卖出更
多期权.用获得的权利金来填补保证金的窟窿.从此陷入“越赌越亏.越亏越赌”的恶性循环二习J2004年
10月.中航油卖出的有效期权合约总量已高达5200万桶.这意味着石油期货价格每上涨l美元.中航油就得
追)9n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而此时的账面亏损已高达1.8亿美元二
这时面对公司运营现金已全部耗尽的陈久霖.无法再隐瞒下去.不得不向总公司报告事情的真
相二要命的是.总公司得讯后.和陈久霖一样.想的是如何填窟窿.而不是止损.因为止损意味着公司破
产二lO月20日.中航油集团通过德意志银行以私募方式代理卖出手中持有的l5%的股份.拿到1.O8亿美元.
让陈久霖补仓二然而10月下旬石油价格再度飙升.lO月25日原油期货价格升至55亿美元.中航油崩溃了.
总公司也无钱保仓.只得放弃仓位二 “爆仓”的结果是:累计损失高达3.94亿美元.剩余仓位将被强迫平
仓.预计再损失1.6亿美元.账面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高达5.54亿美元二
2004年12月. “黄世仁”在I'1外排起了长龙二中航油集团收到来自包括三井财团、星展银行、大
华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富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要求还款的通知.还款总额达2.47亿美元二中航油自有
资本只有l.45亿美元.就是把所有的钱填进去.还亏4亿多美元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二陈久霖刨造了一个
更大的“奇迹”.一夜之间.把总公司中航集团变成了世界性的“杨白劳”二
有人说陈久霖“既不懂期货.也不懂石油”.当方向看走眼时.应该及时止损.或平仓或锁仓二
也有人说.当总公司知道陈久霖违规巨亏时.应该及时止损斩仓.不应该隐瞒公司风险.以收购为名向市
场折价出售股权.并将售股所得悉数借给中航油去填补窟窿二这一方面使亏损急剧扩大.更有欺骗市场的
信用风险二说的人站的立场和陈久霖及中航集团不同二“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二”这些“肉食”者即
公司的“领导”.一旦“失谋”.不会想到“藜藿”百姓的结局.不会想到国家的钱打了水漂儿.想到的
只是个人的前途二据报道说.国资委曾一度认可中航油集团救助中航油的做法.据说还向外管局申请了数
亿美元的保证金.后来国资委又否定了这一想法.理由是: “不应对单个企业违规操作导致的风险进行无
原则救助.企业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二”证监会发现此事后.当即找到国资委产权局.要求严肃处理责任
人.并对事件的性质也进行了认定: “国家已三令五申只允许做套期保值.他们竟然做期权投机.这是严
重违规二”
但国企不是私企.私人老板会心疼自己的钱.会及时止损.会想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而国企的
钱不是自己的.只有面子是自己的.前途是自己的二无论是陈久霖.还是总公司的领导.想的不是减少损
失.而是填掉窟窿.保全面子二要是在国内.靠砸钱也得把价格砸下去.就像当年的管金生.从破产砸到
赢利二但国外市场不是长江黄河.钱砸在大海里.一点浪花没有二况且在他们后面还有一个更大的老板
——国资委二中航集团只是他下面的一家小小的l'1店.面子高于一切.凡事得“考虑影响”二陈久霖会
说.我也是为人民服务哇.真是不好意思.只是没服务好.请拯救这家l'1店吧二
果然国资委出手相救.用行政手段是很“容易”把市场问题解决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将参股中
航油.国内6家银行将不再追讨中航油的l.2亿美元贷款.工商银行还将牵头进一步向中航油注资二幸亏国
航和这6家银行当时还没有上市.否则中小股民又得跳起来二
直至lJ2006年1月.中航油终于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达成和解协议.中航油同意将所欠三井银行的
2600万美元作为全部和最终的和解赔偿二在2005年.中航油与印尼投资集团、韩国企业集团鲜京公司等达
成赔偿和解协议二与三井银行的协议达成.了结了这家银行向新加坡高等法院提起的诉讼.标志着中航油
挽救的成功二随后中航油将进行重组.并争取在新加坡交易所重新挂牌上市二
中航油被拯救了.面子被保住了.但国企是全国人民的资产.全国人民蒙受了实实在在的损失。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