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倒地固然是因为有违规违法行为的存在.可漫长的熊市也的确使一些券商难以渡过难关二
2004年度证券公司经营业绩.114家证券公司年度利润总额为一103.64亿元.扣减资产减值损失后利润总额
为一l49.83亿元.全年处于亏损状态.而2004年末.114家证券公司净资本仅为453.4 1亿元二如果按2004年
的亏损速度.熊市再维持3年的话.证券公司将整体性破产二
“君不见熊市里.累累白骨无人收二”牛市中券商的钱好赚.熊市中亏起来也快二2000年利润排
名前20名的证券公司.有7家在2001年从20强中出局.因为2001年下半后.股市走入下降通道二牛市里钱来
得快.用起来也爽二某著名券商由于钱多而突发奇想.到海南花了2亿元购买了一个小岛.企图开发成旅游
小岛.谁知这是完全没有“四通”的荒岛.要开发成旅游岛.至少得投资20亿元进行“四通”二实际上不
通的是暴发户们的脑子.最后做“岛主”的梦想落空.2亿元打了水漂二
熊市里市场上赚不到钱了.券商就拼命圈钱二一些券商用增资扩股手段来使亏损的比例减小.比
如海通证券从lO亿元扩至87.34亿元.南方证券从lO亿元增至34.58亿元.申银万国从l3.2亿元增资到42.16
亿元.从资料显示.习J2002年11月.也就是说.熊市下跌还不到一年.券商的注册资本金已突破l000亿
元.达到刨纪录的l040亿元.是2000年牛市时的2.5倍.每年增幅高达50%二如果没有这样的增资扩股.那
么券商的那点资产在几年熊市下来.早已“资不抵亏”了二人们不禁要问:券商是赚钱公司.还是玩钱公
司?为什么亏损累累的券商还能大肆圈钱?
增资扩股后.一些券商并不珍惜募集来的钱.比如武汉证券.2001年增资扩股.资本金从2.033亿
元提升至l0.1472亿元.有了钱.武汉证券坐庄中房股份二上海唯亚在入主武汉证券时.把持有的几千万股
中房股份以每股20元以上的价格“倒仓”给武汉证券.这也算是一种“资产注入”吧二上海唯亚最多时持
有中房股份达至tJ99%.于是武汉证券被迫与上海唯亚共同坐庄中房股份.控盘太高无法出货.只能是自弹自
唱.唱到最后弦断人亡二2004年11月.扛了3年多熊市下跌的中房股价终于扛不住了.从20元以上直泻至3
元左右.武汉证券为此亏损达3亿元多元二这种例子还很多.鞍山证券因为5.8亿元违规国债回购而走上
“断头台”;富友证券因39亿元国债回购灭了“上海首富”“农凯系”;新华证券动用20多亿元接盘国债
回购而夭亡;爱建证券用20亿元资金炒港股而陷入困境;华夏证券坐庄太极集团失败;闽发证券坐庄双鹤
药业失利二此外出问题的券商还有佳木斯证券、珠海证券等.致使被关闭和被托管的券商高达十几家二
中国的证券市场几乎年年有券商倒闭破产二规模比较小的影响或许小一些.规模大的造成的影响
就大了二
2006年1月24日.大鹏证券被深圳中级法院判令破产还债.成为继大连证券、佳木斯证券之后第三
家进入破产程序的券商二大鹏证券被证实挪用了高达96.5%的客户保证金.缺口达15.23亿元二截至2005年1
月14日被托管时.大鹏证券总资产为32.35亿元.总负债高达60.14亿.所有者权益为一27.78亿二托管托到
最后终于也托不住了.只能让其破产二
2006年3月.又有一家大券商倒地毙命.国务院批准了天同证券由齐鲁证券托管.同时对天同证券
进行全面清算二 “托管”只是破产的托词.有点像20世纪80年代末不肯承认失业.而美其名日“待岗”二
我们看到凡是被托管的券商.都是亏到资不抵债的券商二而每个问题券商.都有挪用客户保证金的问题二
在券商眼里. “保证金”只剩下“金”.什么保证都不需要。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