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天下资讯 > 资讯分享 >

蓝田“闷包”:“国家机密”一

时间:2014-10-11 14:37来源:未知 作者:zhi

    “9·ll”之后两个月,如果美国再遭疯狂的恐怖袭击,美国人肯定精神崩溃。但中国人不会,中
国股民很坚强。
    银广夏事件只过了两个月,200 1年ll月,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妹威女士写了一篇仅600字的短文
发给《金融内参》,题为《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此文对蓝田股份的财务报告提出了质疑,
对银行给蓝田的放贷提出警示性意见。  《金融内参》是《金融时报》的内部刊物,能看到的人很少,仅限
于报送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银行总行和有关司局级领导参阅。登出刘妹威短文的那一期,只印了l80份。要
在平时,领导很忙,也不会注意这份内参,可此时恰逢银广夏绩优神话刚刚破灭,大家的神经都很紧张,
此文马上引起了领导的注意,随即各家银行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的贷款,蓝田资金链由此出现断裂,股价
是风筝,资金链是线,线断了,风筝的命运自然从天上到人间。
    蓝田股份是1996年上市的公司,上市后一直以绩优股著称于股市,l996年和l997年的每股收益都
在0.6元以上,l998年达N0.81元,l999年中期就达N0.516元。公司也不惜重金,在媒体上把自己打造成
“中国第一农业股”的品牌形象(后来真的更名为“生态农业”)。刘妹威的文章股民当然是看不到的,
甚至蓝田的管理层也未必能看到。所以对蓝田股的一路下跌,股民感到莫名其妙,既然绩优股会造假,蓝
田的下跌是人们对绩优股丧失信心的表现,大家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理由。然而中国股市总有一些“先知先
觉”者,他们大肆抛售蓝田。
    文章发出来的第24天,有两个人怒气冲冲地来t rl:;(rl妹威的单位。一位是蓝田集团的总裁瞿兆玉,
另一位是副总裁陈行亮,蓝田双巨头来讨“公道”了。他们把《金融内参》第l6期的复印件往刘妹威单位
领导的办公桌上一扔,愤愤不平地说:  “由于这篇文章,所有银行都对蓝田停发贷款,我们都快死了!”


领导一看对方来势汹汹,觉得事情不妙,赶紧把刘妹威找来。刘妹威乃正直的学者,知识界的巾帼,根本
不惧威胁之势。她知道蓝田从上市之初的申报材料,到以后每年的主要财务报告,几乎都有造假的成分,
证据在握心神定,很不客气地就把对方打发回去了。
    威胁不成就动真格的。2001年l2月l3日,刘妹威接到蓝田集团所在地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的传
票,蓝田集团正式起诉刘妹威侵犯蓝田的名誉。在起诉状中,蓝田集团认为刘妹威捏造事实,要求法院判
刘妹威公开赔礼道歉、恢复蓝田股份公司的名誉,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面对步步紧逼的对
手,刘妹威被迫接招。12月l了日,她给蓝田掌门人瞿兆玉发了一份传真,通知蓝田,如果不撤诉,自己就
把对蓝田的财务分析报告公之于世。当天下午,瞿兆玉就打来电话,对刘妹威洋洋得意道:  “知道吗?
《金融内参》已发表声明道歉啦。”刘妹威一查,果然,l2月l2日的《金融内参》第l9期上有声明:  “本
刊第l6期刊载的《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一文,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刘妹威明白,这不是什
么道歉声明,而是把事情全推到她一人头上,不愿得罪蓝田而已。关键时刻,  《金融内参》赶紧退出是非
场,让“刘女侠”一人去单打独斗。由此看来蓝田的背景很复杂,是个难以对付的主儿。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