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风起云涌、变幻莫测,市场风险
与日俱增。衍生工具因其在金融、投资、套期保值和利率行为中的巨
大作用而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这些旨在规避市场风险应运而生
的衍生工具又蕴藏着新的信用风险。如国债期货虽能减少利率风
险胆却要承担互换对方的违约风险。因此新生工具的信用风险的
管理也日益受到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重视。原则上,引起合同违约
的一个重要因素逋常是对方陷^财务困境。但在贷款、场外交易和
表外衍生工具的违约风险上仍存有许多细微的区别。鉴于此,研究
者相继提出许多方法包括:风险敞口等值法(Risk Equivalen!Exp0—
SLII'e『l{EE)、模拟法、敏感度分析法等等。
具体到信用风险的管理过程中机构对结算时和结算前的信用
风险部应进行评估辨采取相应的减少信用风险的措施。
1.结算时风险
在结算当天对方违约的风险等于机构将接受的所有现金或证
券的实际价值。
控制结算风险的方法有:
①建立结算风险限额。
②净额结拿鬏Netting)的安}{K只支付抵算后金额X
④通过能减少结算风险的结算系统实行支付。
2.结算前风险
在结算前信用风险等于头寸的替代成本加上对该衍生工具因
市场变化而带来的潜在风险的估计值具中替代成本的确定应使用
当期市场价格计算威采用一些得到广泛承认的用于结算各类台约
未来支付款项的现值(在现行市场条件下)的方法。
结算前风险中措在风险的度量比当前风险的度量要更主观些。
它大体上是台约剩余的有效期和合约基础标的物的价格、利率或指
数的预期波幅的函数。交易商和国债期货业务的主要参与者应通过
模拟分析或其他复杂的技术来估计潜在风险。如果设计合理井能适
当实现谴些分析技术能作出同时考虑到投资组合有关特性和当前
市场条件两方面情况的估计。较小的最终用户可采用基于更一般特
性的附加法”来度量其风险。无论何种情况肌构作风险度量的前
提假设应是合理的。如果机构用组合方法度量风险剧须审慎进行。
对潜在风险的计算一般采用信用风险等值”的办法。
信用风险等值=替代成本+(台约面值×追加乘数)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