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专家 >

大量卖出变现会给它们股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时间:2014-04-15 04:4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麦克唐奈公司(M c Do n ne l l)是20世纪60年代晚期在华尔街上崛起的一颗希
望之星,它的规模迅速膨胀,有望成为“美林第二”。但到了1969年年末,情况急转
直下.麦克唐奈公司开始关闭一些分支机构.裁撒一些经纪人。  《华尔街日报》报道
说,麦克唐奈公司遇到了大麻烦,但该公司矢口否认。然而,《华尔街日报》是对的,
1970年3月.麦克唐奈公司正式倒闭.成为自艾拉-豪昔特公司倒闭之后最大的一宗经
纪公司倒闭案。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它的调查表明,它涉嫌欺诈、交易记录严重缺失、有
组织地进行频密交易以赚职佣金等违规操作。
    麦克唐奈公司的问题是由媒体揭露出来的,而不是被证券交易委员会或纽约证
券交易所发现的,这一事实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的疑虑,人们不禁怀疑,证券交易委员
会或纽约证券交易所究竟有没有尽到职责。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总裁罗伯特-哈克
(Ro be rt H aac k)向公众保证,纽约证券交易所会员中前2 5名公司全部符合资本金要
求。不幸的是,事实不是这样,它们中有些公司当时正处在严重的财务危机之中。贝奇
公司(Bac he&C0.)在1969年亏损了900万美元,海登-斯逼公司——一家拥有9万
个客户账户的大经纪公司——也因违反交易规则而被交易所处罚,同时,它也没有达
到资本金要求。
    纽约证券交易所从l9 59年起就开始辛辛苦苦积攒的准备修建新大楼11勺3000万
美元全部转给了特别信托基金,以应付大经纪公司可能的倒闭。但是,不止一家大经纪
 
 
公司正处在危险的边缘,而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它的会员们资源有限。为了降低大经纪公
司倒闭从而引发恐慌的可能性,美国国会按照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模式建立了证券投资
者保护公司(Sec u r[t[es I nvesto r P rotectio n Co rpo ratio n),前者建立于20世纪30
年代,旨在解决银行挤提问题。
    海登-斯逼公司——陷入泥潭之中的最大的经纪公司——从偏远的俄克拉何马
州的一群投资者那里借到了l240万美元,勉强熬过了这一年的春天。麦克唐奈公司和
其他3家公司则一家接一家地被清算了。一位知名的华尔街人这样评论:“如果一年前
有人告i』幸我,我们将有4家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会员公司被同时清算…..我怎么都不会相
信。”
    道琼斯指数继续下跌,并在1970年5月26日跌至U6 3 1.16点,比前一年年末下
跌了整整l/3,甚至l:b9年前肯尼迪就任总统时的点位还低。但是,这后来被证明是第
一轮“尼克松熊市”的底部。事实上,在这一年余下的时间里,市场开始强势反弹,并
于年底报收于8 38.92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不是机构投资者不得不维护那些市值最
大的股票一其中很多是道琼斯指数中的成分股,市场可能早就惨不忍睹了。
    “漂亮50(n ifty fifty)”是指被大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市值最大fl勺50只股票,
这些机构有时重仓持有这些股票。例如,摩根保证基金公司【Morgan Gua ranty,由J-
P-摩根公司和保证信托基金公司(Gua ranty Trust Company)在1959年合并而成]就
 
 
曾持有过价值高达20亿美元的I B M股票。对这些大机构来说.将这些股票大量卖出变
现会不可避免地给它们的股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也使它们自己的投资组合大幅缩水。
众多机构持有大量为数不多的几只大股票,这使得当“漂亮50”中的某些股票遇到卖
压的时候,机构投资者会竭尽全力维持它Yi]ll勺价格。例如宝利来公司(Po la ro id),尽
管此前5年赢利平平,股息也不到1%,但却长期维持着高达100倍的市盈率。而很多不
受机构投资者青睐的股票,即使有稳定的成长和丰厚的股息,也只有6倍的市盈率。
    越来越多的经纪公司不断地关门或停止交易。海登-斯逼公司此时已经花完了
那笔从俄克拉何马州借来的钱,只能在市场中苦苦挣扎,试国说服其他贷款人同意它提
出的新生存计划。美林公司接管了古德博迪公司(Good body&C0.)——美国当时
的第五大经纪公司,拥有22.5万个客户账户。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栏目列表
  • 美股论坛-洋财专家
  • 美股论坛 - 美股交易员热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