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频繁交易. 心理学家发现.在男性化的职业范畴.比如体育竞技、组织领导、财务管理等.男人比女人有着更严重的过度自信.因此.男性投资者比女性投资者交易更加频繁. 单身男性投资者又比已婚男性投资者交易更加频繁. 经济学家布拉德·巴伯和特伦斯·奥迪恩的调查显示.单身男性的账户年周转率平均为85%.已婚男性的账户年周转率平均为73%. 在巴伯和奥迪恩的另一项研究中.他们取样1991—1996年自0%o00名投资者.发现年交易量越高的投资者的实际投资收益越低.过度自信的投资者更喜欢冒风险.同时频繁的交易也导致交易佣金过高.还会导致投资者卖出好的股票而买入差的股票.金融学的划时代转折 2002年.瑞藏皇家科学院宣布.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 th)分享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是因为“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得奖.弗农·史密斯是因为“通过实验室试验进行经济方面的经验性分析.特别是对各种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得奖.1.卡尼曼其人 丹尼尔·卡尼曼于l934年出生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具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1954年毕业于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获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196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1961—1978年先后任希伯来大学心理学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教授.1978—1986年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l986--1994年任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心理学教授.1993年起至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和伍德罗威尔森学院公共事务教授.2000年起兼任希伯来大学理性研究中心研究员. 卡尼曼发现了人们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的决策规律.人类的决策与根据传统经济理论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 1979年.他与现已故的阿莫斯·特韦斯基(1938—1997年)合作.共同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该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重要基础.能更好地说明人的经济行为.他们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回避风险的.投资者在投资账面值损失时更加厌恶风险.而在投资账面值赢利时.随着收益的增加.其满足程度速度减缓. 前景理论解释了不少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如阿莱悖论、股权溢价之谜及期权微笑等.2.心理学家卡尼曼对经济学的贡献 卡尼曼的突出贡献在于“把心理学成果与经济学研究有效结合.从而解释了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如何作出判断”.而史密斯的获奖原因是“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尤其是在实验室里研究市场机制的选择性方面”. 但卡尼曼却一直强调自己是一名心理学家而非经济学家. 据说.当他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后.十分激动.以至于把自己反锁到屋外.后来不得不破窗而入。 卡尼曼说: “得奖是对行为经济学研究者的认可。” 获奖当天,在近200名师生为他举行的庆功会上,他高兴之余, “还有一点伤感”。 因为他长期的研究伙伴阿莫斯·特韦斯基已于1997年去世了。他们从20世纪了O年代开始就合作研究有关前景理论。当被问到如何使用这50万美元的奖金时,他说: “年龄越大,就越能作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我现在的年龄会让我大赚一笔。”3.经济研究靠拢心理分析和实验科学 长期以来经济学被视为经验科学,或是思辨性哲学,卡尼曼和史密斯正是这两个研究领域的先驱。 卡尼曼因卓有成效地把心理学分析方法与经济学研究融合在一起,从而为创立一个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其主要研究成果是,他发现了人类决策的不确定性,即发现人类决策常常与根据标准经济理论假设所作出的预测大相径庭。卡尼曼与阿莫斯·特韦斯基合作,提出了一种能够更好地说明人类行为的前景理论。4.心理学与投资行为的结合 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新领域的奠基人。 在他之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上有着极大的区别: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外在的激励形成人们的行为,而心理学恰恰相反,认为内在的激励才是决定行为的因素。 卡尼曼在不断修正“经济人”假设的过程中,看到了经济理性这一前提的缺陷,也就发现了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行为,由此正式将心理学的内在观点和研究方法引入了经济学。 卡尼曼最重要的成果是关于不确定情形下人类决策的研究,他证明了人类的决策行为如何系统性地偏离标准经济理论所预测的结果。 首先,他论证了在不确定情形下,人们的判断会因为依照“倾向于观测小样本”形成的“小数法则”行事,或因为对于容易接触到的信息的熟悉和对主观概率的准确性的盲目偏信,而导致决策行为系统性地偏离了基本的概率论原理。 其次,在与特韦斯基的合作中,他系统地陈述了“前景理论”。与公理式的“期望效用理论”相比,描述式的“前景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阿莱悖论”(Allais Paradox),并且用基于参考水平的两步决策假说解释了人们厌恶损失的心理,解决了过去“期望效用理论”不能解释人们明显的风险偏好行为,完善了在不确定情形下的人类决策行为理论。5.体验效用也可测度 卡尼曼研究领域之一是幸福心理学.也可以定义为对快乐与痛苦、幸福与悲惨的研究..者均为当期所体验并且在未来被记忆的感受. 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我们实际上指的是什么?我们知道幸福来自许多不同的源泉.这取决于具体个人的观点. 但是根据卡尼曼的说法.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究竟有多么幸福.因为幸福是相对的. 卡尼曼一直试图“回到边沁”.用边沁的效用观念.即快乐与痛苦的享用体验统治我们的生活.告诉我们应当做什么以及决定我们实际上做什么. 1998年卡尼曼与来自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同事大卫施卡德做了一项研究,两位研究者要求身处加州和中西部的2000名本科生为自己的生活满意度打分。结果这两个地区学生的评分几乎没有差异,虽然两组受测者都认为在加州会更幸福。学生正确地假定加州人会比中西部人对于自己所处的气候环境更为满意,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天气并不能影响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总体评价。该研究表明人们不能想象适应环境会对他们的幸福产生何种效应。 卡尼曼所谓的“体验效用”,比较接近边沁将决策与福利结合在一起的更为宽泛的概念。卡尼曼断言他自己的研究表明体验效用可以被测度, “测度的质量最终好得足以获得对福利和悲惨的测度,因此能够满足制定政策的需要”。6.开创与发展 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证明.人类动机有着更为丰富的层次.藏型的“经济人”是不会参加诸如总统选举投票的.也不会在酒店用餐之后给服务小费.尽管.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根本不参加投票.有些人在离开饭店时也不留下小费.然而成百上千万人定期投票.大多数人在饭店用餐后给服务小费.行为经济学把上述源于不同动机背景的事例称为“貌似非理性但无遗憾的行为”. 卡尼曼的研究还探索了公共物品的估价问题.强调了诸如对埃克森公司因石油泄漏之后对阿拉斯加海域产生危害而引发的金融负债所进行的评估.卡尼曼还开发了科学地研究幸福与痛苦的新方法.该研究结果对公共决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卡尼曼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评委会肯定后.便掀起了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热潮.理查德·H·泰勒(Ri chard H.Thal er).1945年生.1974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泰勒教授现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Robert·P·6winn金融和行为科学教授.行为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在国民经济研究 局(hgER)主管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在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的研究基础上.另一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家理查德·H·泰勒.做了开刨性工作. 泰勒是传统经济学博士出身.但他毕业后转身研究行为经济学.泰勒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属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开疆拓荒者.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先锋经济学家.并且在储蓄和投资行为研究具有很深的造诣.理查德·H·泰勒是行为经济学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美股免开户交易,非美国投资者无需赴美进行美股开户而直接通过配资方的美股帐户查看美股行情进行
授权交易。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