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1 >

金融学几个核心理论

时间:2016-07-06 06:53来源:未知 作者:zhi
锚定理论
    有一个商贩,想50元卖给顾客一件工艺品,但他一开口要价l00元。
    顾客嫌贵,掉头就走。这时商贩嘁道:80买不买?
    顾客不理他,继续往前走。
    商贩说:60,赔钱卖给你!
    这时,顾客有点儿心动了,忍不住回了一句:50你还有得赚。
    商贩的回答比老鼠夹子还快:成交!
    市场上,经常有商家虚报价格,然后再给点折扣把虚高的价格降下来。
    这个过程会使买家产生占了便宜的幻觉,从而忽略了这个东西本身的真实价值。
    所谓锚定理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会倾向于用一个“初始值”为参照,调整判断,以获得最终估值。这种“初始值”对人的影响非常隐蔽,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康奈尔大学的拉索教授,曾向500名正在修MBA的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他的问题是:匈奴王阿提拉在哪一年战败?
    拉索要求这些学生把他们自己的电话号码最后3个数字,加上400,当做这一问题的“基准”数字。
    如果得到的和为400~599,这些学生猜测的阿提拉战败年份平均是公元629年。
    如果得到的和为1200~1399,这些学生猜测的阿提拉战败年份平均是公元988年。
    这些被试学生明明知道他们得到的基准数字毫无意义,可是这个数字却仍然对他们产生了影响。
    金融市场上的操纵者,经常利用锚定理论“拉高出货”。
    某只股票上市,以6元多的发行价高开到l6元,当换手率达N 70%的时候,下午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股价一度上涨t rls0元,最后收于31元。
    这种奇怪的走势也许是偶然的,但更可能是人为的操纵。操纵者为什么要把当日拉高,此后又跌停?实际上操纵者是在利用行为金融学里的锚定原理,操纵投资者的心理,实现自己的诱多意图。
    一些股票,本身炒作t rl20元就到位了,但运作者一定要炒t rl 30元,甚至40元,然后再把价格打到20元。此时的20元价格很容易就出货。如果是直接拉t rl20元,没有锚定效应,反而不好出货。
国外有所谓“傻瓜卷土重来”(fools tall ies)的说法。这其实也是一种锚定效应。在泡沫最终破裂的时候,价格从峰值开始显著下降。但是,在价格最终一泻千里之前,通常有短暂的“傻瓜卷土重来”阶段。
心理账户理论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是玩别人的钱.
  吉姆·罗杰斯讲过:赌场中的赌徒在赢钱之后.往往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因为赌博者觉得反正这“在股票市场里很多人都犯同一个错误:买了某种股票.看它涨了.就以为自己聪明能干.他们觉得买卖股票容易得很.他们赚进了很多钱.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寻找其他投资.其实这个时候他们应该什么都不干.自信心会导致骄傲.最终导致狂妄自大.其实此时你真的应该把钱存进银行.到海滨去玩上一段时间.直到自己冷静下来.因为好机会本来就不多.更不会接踵而来.但是.你并不需要很多好机会.如果你不犯太多错误的话.”
    研究还发现.为了保证每个月能有一笔大致固定的收入.出租车司机往往会给自己定一个日收入计划.比如每天要挣至,Js00元才能回家休息.因此晴天生意不好的时候.他们工作的时间过长.通常要做到很晚才能赚到计划收入回家;而在雨天生意好的时候.他们又很快就挣至,Js00元过早地回家去了.
    凡此种种.都属于泰勒教授提出的心理账户(,Iental Account ing)的范畴.
人的头脑里有一种心理账户.人们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支出或者收益在心理上却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心理账户的存在影响着人们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和行为
 
.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Kahneman)和特韦斯基(Tversky)在1979年提出的。
    “前景理论”又叫“预期理论”,是分析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的理论。《赌客信条》一书将前景理论归纳为5句话:
    1)“.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所谓“见好就收,落袋为安”,称之为“确定效应”。
    2)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称之为“反射效应”。
    3)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l00元所带来的痛苦,称之为“损失规避”。
    4)很多人都买过彩票,虽然赢钱可能微乎其微,你的钱99.99%可能支持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了,可还是有人心存侥幸博小概率事件,称之为“迷恋小概率事件”。
    5)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举例来说,在“其他人一年挣6万元你年收入了万元”和“其他人年收入为9万元你一年收入8万元”的选择题中,大部分人会选择前者,称之为“参照依’赖”。
    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1934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后来.全家移居巴勒斯坦.17岁时.卡尼曼就决定将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因而选择在希伯来大学主修心理学.并获得学位美股免开户交易,非美国投资者无需赴美进行美股开户而直接通过配资方的美股帐户查看美股行情进行授权交易。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