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竞争优势与成长的关系是巴菲特较为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通过对巴菲特的投资思想的研究与分析,我的理解就是长期的竞争优势一定能造就成长,但成长不一定都是有拥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完成的。某种意义上说拥有垄断(指巴菲特说的垄断)一定就能成长,成长不一定拥有垄断。而巴菲特喜欢的就是注定是必然如此的公司。 关于成长:如果用费舍尔的总结,一种是幸运的市场再加上幸运的人(指能干的管理者),那肯定是一种成长。但一旦市场不再成长,企业就不会再成长。现在因为市场因素催生的企业中,譬如因液态奶催生的伊利、蒙牛,低温肉制品市场催生的双汇、雨润,保险市场催生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红酒市场催生的张裕,这些企业似乎都呈现出良好的成长态势,但如果缺少企业家的话,该企业一定很难成长,就像春都的沦陷,就是企业家的多元化陷阱造成了成长陷阱。所以说市场和企业家都很关键。另一种成长是幸运的人(杰出企业家)加上还可以的市场,企业家利用企业资源,加上团队努力,杀出一条血路来。像现在的中集、港机、华为等,市场空间有限,市场利润有限,竞争激烈,企业利用管理降低成本,通过开拓新的产品,通过创新,才完成企业的成长,可以想象企业家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这都说明行业的激烈竞争使这种成长时刻处在危险之中。 费舍尔当年挖掘出来的摩托罗拉,当时还是制造收音机的,后来费舍尔认定了达尔文是杰出的企业家,当然达尔文通过不断转型最后走向了成功,但是谁敢说50年后摩托罗拉还在,但是可乐可能还在,还在成长。 通过我们的讨论,我认为最佳的成长模式肯定是“幸运的市场加幸运的人”,它成功的模式概率要远远大于“能干的人加一般的市场’’,越是不挣钱的市场,越容易出现业绩造假的成长性公司。 投资确定性高的成长性企业,成为股东,只和最好的企业结婚,成为它的丈夫,这是巴菲特的经验告诉我们的。不要买进一个不能确定的成长型企业,搞不好就是买了一张在不远的未来破产的门票。我们要买进的是挣钱机器,而不是破产的门票。洋财网的专业团队给投资者提供即时的讯息和专业的市场评论、每周的交易数据公告、美股交易员培训等,为投资者确保股市投资受益。
3、专业美股论坛为你提供美股最新行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