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京时间为序,来记录我一天的作息吧,所以就以昨天这24小时来表述我工作日的活动轨迹吧。 凌晨十二点,新的一天开始了,这时候,绝大多数人恐怕都在梦乡吧,而我,以及在中国的美股交易员这样一类低调的职业人,此时正精力旺盛的坐在电脑前,精力高度集中地工作着,这是一个业外很少为人所知的行业,由于是交易美国股市上的股票,所以,生活作息只能跟着美国的时间走,在夏季,北京时间跟美国当地时间刚好相差12个小时,然而在冬季因西方普遍实行冬令时,而相差13个小时,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晚九点半至凌晨四点(夏令时),或者晚十点半到凌晨五点(冬令时),美国股市中途不休市,所以是连续作战六个半小时。当然中间,也就是美国时间的中午,由于是吃饭和休息时间,成交量稀少,走势较缓,所以,我们往往也选在这个时候吃饭或者休息一会。 由于我们所做的交易类型是日内交易,也就是在一天之内完成开仓和平仓,在收盘之前平掉所有的仓位,不留隔夜仓,所以我们的交易根据持仓时间和利润空间的大小来说,有这么几个类型:超短线,这个就是在看到有潜在利润的瞬间进场,然后出场,一般持仓时间非常短,有时候拿上几秒钟至几分钟,有时候甚至不到一秒,这就是大仓位小点数的做法,持仓时间短,相应的风险也就小很多,但是对个人反应灵敏程度和精力集中程度要求相当高,有时候因为慢了那么零点几秒,从而失去机会或者盈利变亏损,当然这是针对快股即波动比较快的股票的,同样的方法,用在价格较低,成交量巨大,全天波动幅度相对较小的股票上,动作相对就缓慢一些,持仓时间可能也会长一些,在几分钟这样子,这方法在业内叫刷单,前者叫抢帽子。这类方法,所用工具很简单,报价表(level2),实时成交数据(time and sale)对图表的依赖程度很低;第二种就是波段交易,相对来说,依赖图表会多一些,操作时间周期要长一点,根据技术分析,在一波行情即将启动或者刚启动时进场,在这一波走势力量衰竭时离场,持仓时间相对长一些,从几分钟到一小时不等,做单频率比超短线要低很多,相对来说,由于持单时间长一点,面临的风险也就大一点,相应的,每一笔的收益也会大一些,但是一旦发现做错了,止损会比较大,盈利一单,可以抵充几单亏损,所以,最后要盈利的话,就只有提高盈利的概率和在高概率情况下加码两条途径了;三是趋势做法,就是看准一个方向进场,无视中途上上下下来来回回的波动直到这个方向的趋势转变后离场,交易频率很低,一天两三笔,这个做法对操作者的全局观念,忍耐力,心理承受力和技术分析能力要求极高,一般没在股市当中混迹个几年,是没有这个功力做好这个的。 我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了波段交易,因为做超短线的话,反应有些跟不上,精力也没那么集中,主要是一开始就学习的做趋势的理论,满脑子都是突破,和超短线相矛盾,做不好,另外波段交易是趋势交易的初级阶段,在做好的情况下可以向趋势交易方向转变,而这两种方法也是最普通的交易方法,永远不会失效,在任何市场上都可以用,也算是为今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适应不了夜间作业后转型奠定一个技术基础吧。相对来说,超短线更容易上手,波段交易的成长期比较漫长,需要长时间经验的积累和不断总结提炼。我目前的状态是,入行时间也不算短了,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多数都知道了,明白了,对自身的认识也达到一定层次了,对市场走势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了,说知己知彼差一点,但是至少是知己的了,要实现稳定盈利,还需要那么个“顿悟”的瞬间,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那么个瞬间,我相信,由于我长期以来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专研,不断尝试,离这个时刻越来越近了,已经为时不远了。。。。。。 随着凌晨四点钟声的响起,一天的激战悄然落下了帷幕(收盘了),接下来就是收拾战场了。首先要做的就是保存当日交易资料,然后是回顾当天交易,有哪些是做得不好的,要如何纠正,有哪些是做得好的,继续发扬,反思自己在当时的想法,行为等,进一步改进并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叫做写交易日志或者说交易总结。之后就是收集资料,以供研究之用,我现阶段做的是钢铁股,选了四个股票,所以,每天盘后,我都会将这几个股票和大盘当天的走势图按照不同的周期截图保存下来,然后,就是手绘我主要操作的股票以及大盘(SPY)的全天一分钟走势图了,我做这个就是为了熟悉和研究全天走势,并结合日线加以分析。 之后就是逐笔分析当天交易,深化和改进交易系统。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会上财经网站看一看当天的信息,或者阅读一点关于交易的博客或文章,早上六点半,下班回家。 我住的离公司不远,隔了两栋楼,五分钟不到的功夫。此时,大部分人才刚刚开始一天的生活,小朋友们背起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更小的小朋友在爸爸或者妈妈的陪伴下去上学,公交车开始运营了,用电动摩托车或者摩托车载客的摩的大哥大姐们也开工了,车正停在路边等待乘客的到来,卖早餐的阿姨正在摊前忙碌着,楼下的酒店门前,一群旅客收拾好行李,正在登上停在门口的旅游大巴,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的旅程,一片生机勃勃之境象。。。。。。 我到家的第一件事就脱掉西装,开始练功,看着手表,站马步桩,每天比前一天多站上五秒钟,条件允许的话还会多站几秒钟,但是每天必须规定站满的时间以正常速度每天加五秒增长,迄今为止,我今天应该站桩的时间是3分50秒,可能是心情好,也可能是架子拉的大,(马步站的越宽越不费力)所以站了五分多钟。之后就是调整呼吸,也就是百度上说的意守小腹,其实我也没明白是啥意思,瞎练呗,并戴上心爱的眼部按摩器,按摩十分钟,在这期间,我会坐下来,成打坐状,一边调整呼吸,一边闭目冥想。十分钟过去了,此时的我,一身轻松,昏昏欲睡,所以,我就趁此机会睡觉了,就怕失眠,唉,这个最恼火,睡不好晚上就麻烦大了。此时应该是早上七点半左右,睡前会看一下手表,大概估算一下八小时后是什么时间,因为那时候我该起床了。 一觉醒来的时候一看手表,十六点,还有一点睡意朦胧的感觉,就戴上眼部按摩器再睡上十分钟,之后就起床洗簌,再次开始练功,还是五分多钟,之后就烧上一壶水,泡上美美的一杯椰奶咖啡,纯咖啡喝不惯,我喜欢椰奶咖啡加点糖的,这次买的纯咖啡,就加点椰子粉在里面将就一下了,呵呵。然后开始每天必做三件事的第一件(阅读录音、写作、太极拳),打开电脑,点开录音软件,再拿出手抄的“一个男人身上看出他的修养与抱负”,点开录音软件,阅读起来。我在一个月前偶然发现,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励志的,对一个男人很有指导意义。每天读一遍,从心理学上来讲,有暗示和强化的作用,也算是给自己长期外激励的一种措施吧。之所以要录下来并播放,是因为我研究发现,我跟人说话或者阅读的时候呼吸老是不对劲,要么就是一口气憋着把话讲完,要么就是不敢大声喘气,不自然,感觉不够自信和大方,我想这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锻炼机会太少,除非非常亲近的人,和偶尔的兴致,我一般很少讲很多话;二是上学时没注意这个问题,我在阅读上一直不是很流畅,记得小时候还被爸爸嘲笑过。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在呼吸和反应上;三是确实不够自信。一直以来,在寻求解决办法,虽然很早就有了每天阅读并录音的计划,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实施,现在既然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又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坚持,更需要是多听听自己的声音,增强自信,所以,在众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于2012年3月29号开始了这个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 感觉效果还是蛮不错的,也许和练功有关系,反正现在感觉肺活量增大了许多,底气十足,阅读起来中气十足,也比较流畅和自然,为了研究这个,我还千方百计找到了一天的新闻联播录音稿,音是我自己录的,因为我发现在网上根本找不到下载的地方,只有视频点播,所以就是播放一遍,录下来。新闻联播算是播音的最高水准了,跟着这个学肯定会有效果的。人也持续自信和积极了,至少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没有无聊和盲目、空虚的感觉。 第二件事就是写作,我弄了个文件夹,名为随便写写,每天都会写上一点东西。所思所想,回忆等等,不是话题作文,没什么要求,随便写。因为我上学的时候一直不喜欢写作文,自然就不喜欢写文章了,除非有非常强烈的愿望(但是这个时候非常少),我是不会轻易动笔写点东西的,当然,写出来的水平也就一般般。为了养成写作的习惯,和经常思考再创造,所以,我对自己写作上不做任何限制,随意些,只有一点要求,就是每天都要写一点。刚开始没什么可写的,就写写自己,写写过去,这样还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等慢慢地养成习惯了,就可以写写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了。昨天实在是没什么可写的了,就写写交易,写写盘面分析吧,所以就从日线上结合最近读的日本蜡烛图技术分析了一下当天的一个股票(我最常做的股票),不用看图,因为一切都在我的脑子当中,这也是手绘带来的好处之一,加深了我对每天走势和盘面的印象。之前从来没有如此分析并写出来过,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持续下去。 之后就是练太极拳了,因为已经学会了大概动作,所以就直接打开全套动作的视频,里面有配音,跟着练就是了,房间有点小施展不开,所以我就到大厅去练了,一墙之隔,音乐还是能听得到的。一套简化太极拳打下来,一共六分多钟时间。这些事情完成后,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由于还不感觉到饿,所以也懒得弄东西吃了。对了,关于我的饮食问题,要交代一下,公司在上班期间提供吃饭,雇人做的饭,一般是两菜,一荤一素,有时候还会加一汤或者三菜。所以,一般情况下,我是去公司,上班之前晚九点左右吃一顿,之后就是半夜或者收盘了,吃一点(如果想吃的话,大部分时间是不吃的),早上回来基本上没胃口吃早餐的,下午起来一般会弄一点吃的,之前有同事一起的时候可能会做一点饭,炒菜,现在一个人住,懒得弄了,最多是做点面,心情好的话弄个菜,很多时候,不想吃的话,就不吃了,一般一天两餐,所以,自嘲为苦行僧般的生活,因为习惯了,过年回家的时候,反而不习惯,感觉刚吃完早饭,就到中午了,吃午饭的时候基本上没什么胃口,直到下午还不怎么想吃。虽然没怎么吃饭,倒是毕业这两年,我能感觉到的明显的身体变化就是肚子变大了,腰变粗了。之前饿了的时候,双手拇指和中指基本上就能将腰合围住,现在只能围住一半了。都说喝啤酒能大肚子,但是,我却是滴酒不沾的,包括啤酒,朋友们都知道我不会喝酒,所以都不会劝我喝酒了。也许和最近练功有关,最近肚子老是鼓鼓的,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气吧,也不感觉到饿,也可能与一天没怎么运动有关。 三件事完成之后,就是自由活动时间了,大部分时候,我会选择看书,看关于交易方面的书,交易技术,交易心理,交易总结和感悟等书籍、文章帖子,我的电脑里应有尽有,所以虽然,没联网,但是并不影响我学习,相反,联网的时候,反而学习的时间少了,因为网上诱惑太多,这里耽搁一下,那里消磨一点时间,不算游戏的时间,就耗去了大部分空闲时间了,所以,我后来选择只在周末交网费,虽然是每天扣费,用不用都一样,但是,工作日不能上网,我反而能干一些正事,所以,就只能这样了,最近,干脆不联网了,效果反而更好。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生活就跟做交易一样,保持简单,最好,没有诱惑或者无视诱惑,KISS(KEEP IT SIMPLE,STUPID,保持简单,笨笨的),是最好的了。昨天是二十三号,交物业水电费的日子,我难得除了上班和周末之外,下楼一趟,顺便去文具店走走,买几支笔,菜市场逛逛,买点菜回来。回来后,继续学习《日本蜡烛图技术》,这本书,之前看过,但是,好书得常读,多读,精读,细读,这是交易最基础的书籍了,所以必须的好好研习。我会边读边做笔记,将其中我认为的要点和之前没注意的东西抄下来,所以我读一本书下来,都会作有厚厚的笔记,用A4打印纸抄录的,一本书读完后,我会将这些笔记装订在一起,有时间了就拿出来再回顾一下。 正当我读的兴致正浓的时候,手机响了,我知道是闹钟,因为在这个时候基本上不会有人打电话找我的,除非是打错了。闹钟一响,就意味着晚八点了,我将要放下手中的活,去冲澡,然后准备换装备(正装)去公司了,我一般会在开盘前一个小时到公司,也就是八点半了,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我给自己列了一个单子,盘前需要做的几件事,包括浏览当天新闻和对股市有影响的事件,以及是否有影响股市的重大经济数据的公布及其时间,对于我们日内交易者来说,数据本身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在这个时候,市场可能会有异动。一切消息都会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从而做出买卖决定,影响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市场走势,所以,真正的高手不关心什么消息,基本面,因为这一切都会反应在盘面中,所以专注于盘面什么都解决了。然后就是,分析日线图,看看盘前,会高开低开还是平开,对走势有个大概的看法,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目前这一点我还做的不算好,还要继续努力。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要翻翻收集的关于错误的“经典亏损图形集”和“标准盈利单子集”以及按照交易系统,盘后做的“标准进场点集”,因为回顾错误能让我避免错误,回顾成功能让我记住感觉,更加自信,从而更加成功,回顾标准进场点,能够改进我的进场点和心理素质,抓住之前错过的机会,纠正之前不好的点位。有时候,我还会把交易录像调出来看看,我每天都会将自己的交易录像,作为影像资料保存下来供进一步提高作为参考。 晚九点后,我开始吃饭,或许是当天的第一餐,或许是第二餐,美美的饱餐一顿(但是不能吃得太饱,否则就容易犯困,影响发挥了),九点半正式开盘,投入战斗,同时打开录像软件开始记录新的一天的交易,就这样一直战斗着,不知不觉已到了北京时间凌晨0点了,在美国,这是中午十二点,对于我来说,也是中午吧,继续战斗。。。。。。,就这样,一个完整的二十四小时,循环着,前进着。 现阶段,我的生活就是如此简单,甚至是单调,但是,对于奋斗期或者说磨砺期的我来说,最适合不过了,因为这样,可以让我远离诱惑,心无旁怠,专心专注于一件事上,而这件事关乎事业,关乎未来。之前的我,可以算是活在当下了,而现在的我属于活在未来,现在要做的就是趁现在还年轻,拿出当年玩游戏的激情,在事业中玩出激情,玩出精彩,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让将来的自己感觉这一辈子有太多的遗憾。当然,现阶段只是个过渡阶段,但是,至关重要,必须要过度好,之后才是回归正常人生活的阶段,那时的我,已然不再是孤身一人,不再是为生存而挣扎的小小trader,不再是简单而平淡的生活,更多了一些人间冷暖亲情,和其他兴趣爱好方面的事情,比如,和孩子们一起轮滑,和伴侣一起玩点音乐,电子琴,架子鼓,或者笛箫什么的,更广泛的,献出点爱心,帮助他人,这包括像现阶段的我般挣扎的年轻人,也或许是慈善之类的,反正,做些力所能及的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