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为
防止商业银行月末、季末存款冲高.搞
存贷比日均监管、每日监管.必要性较
小。美国商业银行为少缴存款保险费、
少缴法定准备金.反而会在月末、季末
竭力压低存款。解决国内商业银行的存
款冲高问题,要靠进一步的市场化改
革。M2就是时点指标.宏观调控上从未
有过日均、月均M2的概念。日均存贷
比监管的要求.甚至追求每日存贷比监
管.几乎无法实施.任何一家银行部不
能保证每日存贷比不突破。如果这样实
施.各家银行就得留出更多的“监管余
量”,这无异于采取紧缩政策.与稳增
长要求相悖。
,……¨P…t ,…、帅……,、
应量指标被放弃。20世{2,90年代初.陈
岱孙教播主编的《国际金融学说史》详
细记述了这一过程.现在西方国家学术
界不再芙注这一问题,这一问题在他们
国家已经解决了。因此.我国的货币数
量控制手段.也必将不得不让位于价格
手段。贷款限额、窗口指导、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存贷比等数量型工具是中国
货币政策的最主要工具。这些工具控制
的部是“信贷”数量,而非“货币”数
量。 “信贷“数量与“货币“数量之问
的芙系正日益弱化.或者至今我们没有
找到两者之问大致恒定的数量芙系。随
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未来不长时问内
中国只应该存在利率这一种主导的货币
控制手段。 (仅为个人学术观点.不代
表所在机构观点)■
(责任编辑陈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