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学堂 > 学习1 >

价量分析的潜规则

时间:2017-02-07 16:04来源:未知 作者:zhi
    潜规则1:价量关系分析适用对象。开市之后,在证券商的营业大厅,一般散户所能看到的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价量变化。投资者怎样从千变万化的价量变化轨迹中捕捉到适宜的买卖时机?数十年来,经过无数专家学者的经验研究,提出了许多测市的技术工具。实践证明,这些工具的综合运用是可以达到比较准确的测市效果的。但是,这些技术指标数量较多,计算工作量较大。业余炒作股票的散户不具备专业大户运用它们的条件。这是否意味着散户或者应该知难而退,主动撒出战场,或是硬着头皮上场,最终必定败北呢?不是的。有些简单的价量分析规则还是可以选择的。
    潜规则2:价量变化的信号。
    1.价涨量增时注意反转。价涨量增——在上涨趋势初期,若成交量也随之放大,显示涨势已成,投资者要追买,正是时候。若股价经过一段大涨之后,突然出现极大的成交量,价格却未能进一步上涨,此时就要留心了。通常这种情况表示多头转弱,空头压力日增,随时将反转。
    2.价涨量缩时减少持股。
  (1)价涨量缩——呈背离现象,多少意味着股价偏高,跟进意愿不强。此时要对日后成交量变化加以观察,若继续上涨,成交量也增加,则量缩属于惜售现象。反之,则应酌量减少手中持股,以免高档套牢。
    (2)价涨量平——若在涨势初期,极可能是昙花一现,不要盲目跟进。
    3.价稳量缩时底部渐筑。
    (1)价稳量缩——成交量萎缩,说明投资者仍在观望,若是在跌势中,表示在逐渐筑底。
    (2)价稳量增——如果发生在涨势初期,显示已经有主力大户介入,随时可能有大变化。
    (3)价稳量平——多空势均力敌,将继续盘整。
    4.价跌量增时的反转讯号。
    价跌量增,有两种场合:
    (1)在大市连跌数日之后,此时指数有轻微续跌,成交量反而剧增,这可视为底部渐近,是买进点,近日应可止跌回稳。
    (2)若指数开始下跌,成交量放大,收盘时往往还留下上影线,则日后将形成续跌。不过,价跌量增若发生在持续涨势中,则是反转为跌势的讯号。
  5.价跌量跌,止跌回稳。
  (1)价跌量跌——若发生在股价下跌初期,显示跌势持续。若指数长期下跌后,跌幅略减,成交量也萎缩至最低,此时买盘虽还有顾虑,但卖压也逐渐收敛,将止跌回稳。
    (2)价跌量平——显示股价开始下跌,不宜介入;若已跌了一段,底部可能将出现,注意后市发展。
    潜规则3:剖析价量关系确定操盘策略。
    1.成交量放大,投资者要保持警觉。如果是在股价底部附近买进,在它涨过一定幅度之后,若呈盘整,成交量突然放大,最好清仓,保持观望,落袋为安。
    2.脱底暴涨是卖出好时机。
    (1)如果某种股票离底部后不久,即出现猛烈涨势,涨幅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它可能已涨到头部,尤其是成交量最大的时候,也是股票出手的最佳时机。
    (2)如果手中握有已上涨很长一段时间的股票,现在其他人纷纷抢进,应当立即卖出,因为利好消息放完时,也就是回档的时候。
     3.价涨量缩不是好现象。
     (1)当股市狂涨,人皆言股时,应该趁早了结。因为这时股价大多已到了高价区,晚一点就要被套牢。如果股市人人谈虎色变之时,你反而可以大胆买进,因为此时一般已到利空放尽见底反弹之时。
     (2)如果某只股票涨幅已大,然后,股价突然在高档跳高,此时可能已经到了头部,若成交量突然放大,必须及早出货,因为此时跳空下跌的机会很大。
     (3)当某只股票出现几年来的最大周成交量,应立即卖出。
     (4)某只股票的走势松散怪异,当它出现新高点后,即应抢先卖出。
     (5)某只股票上涨了三、四个波段,再出现新高点,应予卖出。通常第三段涨势出现后,就应提高警觉。往往,这一阶段涨势凶猛,人人都想介入投机,随后必有暴跌。
      4.遇压力线先避开。
      (1)当股价接触高点所连成的压力线时,应考虑卖出。尤其涨势濒临压力线时,走势趋缓,交易量有扩增的现象,显示多头萎缩,大多数人呈悲观心理,此时已是出货的最后机会。
      (2)股价刚跌破支撑点时,如果成交量萎缩,此时不要急于卖出,宜再略作观察,因为它们有被拉回的可能。不过,如果成交量放大,显示下跌已经形成,此时不应犹豫,应立刻卖掉。
      5.跌势比涨势持续久。股价上涨一段时间后,一定会反转回跌,投资者大都希望先抛出手中持股,以备有底部承接。至于在何时承接是最好的时机?中国台湾股市有个经验公式:计算该股票这一波上涨天数,再乘以1.3,就是你从下跌开始,直到进场承接的天数。中国大陆股市下跌天数也长过上涨天数,投资者可自己计算一下自己所卖股票的经验参数。
      6.反弹抛股,少输为赢。
     (1)头部附近出现大成交量,股价下挫,接着出现反弹,但成交量却告萎缩,或者仅出现小幅涨势,那么,就应该卖出。如果不利用反弹机会卖股,损失将更加惨重。
     (2)如果感觉股价不会上涨就卖出股票。当然,在它刚从高点下跌时卖出也可以。不过,有时候刚从高点下跌以后,股价会出现短期回行的情形。
     (3)避免在股价支撑区附近买股票。因为这时振幅较大,极可能大幅滑落,就算勉强支撑住,要奋力上扬,其幅度不太大,时间恐怕也会拖得很久。
    (4)如果和该股票同属一产业的其他股票下跌明显,则应将该股票卖出。因为不管该股票的 基础多稳固,其力量还是不足以抵挡整个产业滑坡的大势。
    7.判断要准,下手要快。
    (1)某只股票连续暴涨数周,然后又暴跌回原来的价位,显示大户在拉高价位出货,投资者要密切注意成交量,若成交量趋于萎缩,表示大户货已出清,日后可望回稳,你可以逢低承接。反之,成交量不缩反而放大,则应即时卖出。
    (2)当出现反转迹象时,应做第二次确认之后才采取行动。卖出股票之后,如果股价随之下跌,应仔细研判后再决定是否回补。
潜规则4:利用价量关系组合表判断买卖时机。
利用价量关系判断买卖时机,是较简单的分析方法,但细分起来,内容也不少,以上只是选择主要内容讲了一部分。冷操作四:安全守股
    守股l.远离新股炒作
    中国股市历来有炒新股的传统,尤其是在股改以来的牛市中,新股上市首日动辄就是300%的涨幅,让众多投资者趋之若鹜。不过,对于很多盲目跟风的投资者而言,追买新股带来的多是伤痕累累的回忆。
    紫金矿业上市后不久就出现连续跌停,投资者追新股损失惨重。比如,2008年4月25日上市的紫金矿业,该股当天9.98元的开盘价并不低,按l元面值股票折价是99.80元,对应市盈率达5了倍。经过上午的平稳过渡之后,下午重启爆炒新股之风,13时19分该股风云突变。当时该股的换手率已高达75%,合计买盘3700万手,达卖盘的5倍,股价也因此拔地而起。到14时23分,股价直冲21.6元,涨幅猛增到202.96%,买盘累计达卖盘的了0倍。随后,股价因“异常波动”被上交所临时停牌,14时55分恢复交易,股价直泻,涨幅迅速缩水105%,尾盘紫金矿业收报l3.92元,涨幅仍达95.23%。
    而到了紫金矿业上市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在停牌一个小时后复牌,毫无悬念地封死跌停板,全日成交仅9 19.28万股,而收盘时的卖单仍高达3.了l6 134亿股。至2008年了月止,紫金矿业在连续跌停两天后,第三个交易日收报l0.5 1元,与最高价相比,下跌超过了50%,恶炒紫金矿业的投机客,终于尝到了恶炒的后果。
    此外,与紫金矿业同一天上市的三力士、濮耐股份这两只新股,也在上市当天遭遇爆炒,随后两天也均以跌停开盘,并封死跌停板,全日成交量均不超过20万股,并出现延续下跌的行情。
    紫金矿业上市首日的表现完全是中工国际上市时的故伎重演。中工国际当时经过上市首日的爆炒之后,随后出现连续5个跌停板,那些追高买进股票的投资者如不做割肉处理的话,就难以解套。紫金矿业重演中工国际上市时的一幕,此举不仅存在着严重的价格操纵嫌疑,使大批散户投资者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更是对当前管理层救市大局的破坏。
    一、二级市场巨额差价令投资者难抵爆炒新股诱惑。美国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著名金融投资专家杰里米·西格尔在其早年著作《投资者的未来》中就曾指出,  “当投资者蜂拥而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市场炙手可热的时候,恰恰是购
买新发行股票最不恰当的时机”,并通过大量实例印证了“大量股票的首发以及在交易开始后股价的直线上升,无一例外地会带给投资者最糟糕的长期收益率”。虽然他是以美国股市作为研究对象,但是所得结论在我国A股市场同样得到了印证。
    中国股市素有爆炒新股的传统,投资者追新股所面临的风险往往较美国大得多。在2007年的大牛市里,新股层出不穷,投资者参与热情高涨,众所周知,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巨大价差使得打新股“几乎稳赚不赔”,因此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积极参与“打新股”。据统计,2006年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83%,2007年以来新股首日涨幅平均高达140%,拓邦电子、宏达经编、中棱钛白等股票上市首日竟暴涨500%以上。但此后不久,这些股票无一不是跌幅惨重。
    之所以导致这种情况,是因为我国新股申购是资金为王,散户由于资金少、中鉴率低,无力与机构竞争,导致绝大部分筹码落在机构手中。为了牟取暴利,机构主力在二级市场交易第一天往往会猛拉股价,将股价推高到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吸引散户跟进后再趁机抛售筹码。这也正是许多新股在上市首日暴涨,此后便一路下行的根本原因。
    爆炒新股多为投机心理使然,应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不能盲目跟进。比如,现在在A股市场上一路下跌的中国石油。尤其是那些在上市当天购入中石油的投资者,对追新股的风险有着更深刻的认识。  “问君能有几多惑,恰是满仓持有中国石油”这一广为流传的打油诗真切地表达了众多股民在中国石油刚上市时追入被套的无奈心情。
    中国石油的发行引来了3.38万亿元资金的申购,但参与申购的户数却不到408万户,散户投资者不得不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目前股价已从上市首日的最高48.62元一路跌至2008年4月30日的l8.0了元,跌幅为63%,被套在高位的投资者损失巨大。
    A股市场内散户追捧新股很少具有价值投资理念,很大一部分是投机心理使然,必然具有很大的风险。
    事实上,恢复新股发行上市以来,市场存在这样一种规律,新股上市首日定位过高的往往面临着价值回归过程。而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追捧刚上市的新股确实存在着相当的风险,从l99 1~2007年我国股市的情况来看,投资者在上市首日购买股票并持有一段时间卖出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超过50%,应该引起投资者的足够注意。
    当然,新股上市首日存在风险的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机会,关键在于投资者如何采用正确的投资方法来平衡新股投资中风险与机会的矛盾。建议投资者首先就是要坚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切忌盲目跟风,购买前要研读公告,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其次,可以参考专业机构的估值分析意见,掌握普遍认可的一个相对合理的定价范围区间,减少买卖的盲目
性。最后,关注交易所的风险提示和临时停牌公告。交易所针对上市首日的股票都实施了重点监控,投资者参与股票上市首日的交易,一定要及时关注交易所发布的风险提示和临时停牌公告,及时了解市场风险状况,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洋财网的专业团队给投资者提供即时的讯息和专业的市场评论、每周的交易数据公告、美股交易员培训、美股开户等,为投资者确保股市投资受益。
(责任编辑:zhi)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