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审计报告?其作用是什么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具有法定证明效力。 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主要具有鉴证、保护和证明三方面的作用。 (1)鉴证作用 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意见。这种意见,具有鉴证作用,得到了政府及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公允,主要依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作出判断。上市公司的股东以及潜在的投资者,主要依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来判断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进行投资决策等。 (2)保护作用 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可以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依赖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公司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必须查阅投资公司的会计报表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 (3)证明作用 审计报告是对注册会计师任务完成情况及其结果所做的总结,它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通过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履行情况。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应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是指审计报告应如实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发表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必须符合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 2.如何根据审计报告的条件,格式和措辞来判断其类型 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结论及所发表的审计意见,可将审计报告分为以下四种: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包括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后,认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同时符合了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审计过程中审计范围未受限制,也不存在应调整而未调整的事项时,就应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在格式方面,这类审计报告包括范围段和意见段,没有说明段。在措辞上,一般来讲,以我们认为的术语作为意见段的开头,以表明本段内容为注册会计师提出的意见,并表示承担对该审计意见的责任。在对会计报表所反映的内容是否公允提出审计意见时,一般使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的术语,因为人们已普遍认识到会计报表不可能做到完全正确和绝对公允,所以审计报告中不会使用“完全正确”、“绝对公允”等词汇,但也不会使用“大致反映”、“基本反映”等模糊不清、态度暧味的术语。 当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如果认为必要,可以在意见段之后增加说明段,增加对重要事项的说明。 当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认为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存在以下三类问题时,应在 审计意见中加以保留:个别重要的未调整事项、审计范围受到局部限制、个别重要的不符合一贯性原则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应于意见段之前另设说明段,以说明所持保留意见的理由,并在意见段中使用“除存在上述问题以外”、“除上述问题造成的影响以外”或“除上述情况待定以外”等术语。除使用保留意见的特定术语之外,其余应该使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术语,表示其他事项已作了公允的反映。 当未调整事项、未确定事项、违反一贯性原则的事项等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保留意见。但是,如果其影响程度超出一定范围,以致会计报表无法被接受,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已失去其价值,注册会计师就不能发表保留意见,又不应不发表意见,因而只能发表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应于意见段之前另设说明段,说明所持否定意见的理由,并在意见段中使用“由于上述问题造成重大影响”、“由于受到前段所述事项的影响”等专业术语,并指出会计报表“不能公允地反映”、“不符合…一规定”等问题。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范围受到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客观环境的严重限制,不能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以致无法对会计报表整体反映发表审计意见 时,应当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在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应于意见段之前另设说明段,以说明所持拒绝表示意见的理由,并在意见段中使用“由于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由于无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由于无法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等术语,并指出“我们无法对上述会计报表整体反映发表审计意见”。洋财网是一个主要以美股讨论为核心的美股论坛,论坛关注环球财经市场(尤其是美国股市,欧洲股市,外汇市场等)的变化,是投资者对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品的学习研究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