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判断顶部和底部的K线组合比较形象。做头时就像“M”,取顶结构,而且两个高点基本相同,两个高点的形成周期相似且比较对称。这种头部一旦形成并突破颈线支撑,中线杀伤力较大,通常跣幅将超过颈线和顶点之间的落差。 做底时就像“w”,取底结构,而且结构对称。一旦构筑成功并有效突破颈线,表明新行情来临,涨幅至少将达到颈线和低点的落差。 深证成指(399001)的周K线图:2007年8月~2008年3月,该指数以取头形成了反转形态,指数在15600点一带跣破取头颈线,最终下跣至10077点。 值得注意的是: (1)该取头历时数月才形成,一旦反转能量巨大: (2)第二个顶部的成交量明显比第一个顶部萎缩: (3)两个顶部最高点之间非常接近(相差不足3%):(4)指数真正跣破颈线支撑时,成交量并没有放大:(5)该取头度量跣幅为3600点(19200—15600=3600), 但跌穿颈线后的最终跣幅达到10000点(15600—5577=1002,_3)。 中国铝业(60 1600)股价的日K线图,2008年10月~2009年2月,股价形成了清晰的取底反转形态,8元一带的颈线阻力被突破后,股价最终上涨至f]20元以上。 (1)传统的取底规则认为第二个底部的成交量应低于第一个底部,此处第二个底部的成交量却明显放大,可见取底之间成交量的变化不是判断反转形态是否确立的必要条件。 (2)突破颈线阻力位时成交量显著放大,突破颈线阻力后仍持续放量,这是判断取底突破有效性的关键特征之一。 (3)突破颈线阻力向上冲高一段距离后,股价被回拉至颈线附近,很多时候价格回试颈线提供了买入良机。(4)该取底形态度量涨幅目标仅为10元,但股价突破颈线后的最终涨幅却达至fj20元。 三、主要反转形态——头肩形顶部及底部这种顶部也很形象,就像人的身份证照片,头部在中间和肩部在两边。在实战中,典型的头肩顶一般还具有右肩低于左肩的特点。一旦股价跣破颈线,视同头肩顶形成,量度跣幅将是高点到颈线落差的倍数。 倒头肩底就是头肩顶的镜像。在实战中,典型倒头肩底的右肩一般要高于左肩。一旦股价突破颈线压力,视同倒头肩底形成,量度升幅将是低点到颈线距离的倍数。 头肩形顶部反转形态——中国联通(600050)在2004年1月~4月之间的股价波动形成了头肩形顶部,注意观察该头肩形左肩、头部、右肩三个部分的成交量变化,右肩成交量明显低于左肩,这是判断头肩形顶部的主要特征之一。另外,股价跣破颈线后的最终跣幅远远超过了头肩形顶部的基本度量跣幅。 头肩形底部反转形态——杉杉股份(600884)在2008年10月~2009年3月之间的股价波动形成了头肩形底部,注意观察该头肩形左肩、头部、右肩3个部分的成交量变化,右肩成交量明显高于左肩,而突破颈线阻力时成交量进一步显著放大,这是判断头肩形底部的主要特征之一。 另一方面,股价突破颈线后的最终涨幅远远超过了头肩形底部的基本度量涨幅。 通过观察上述实证案例,总结出关于反转形态的一般结论: (1)形成反转形态需要时间,一个真实的反转形态往往需要历时数月才得以形成(某些情况下甚至长达数年),形成反转形态的时间越长,反转之后的运行空间越大: (2)向下反转并不一定需要成交量放大的配合,向上反转却有赖于成交量的放大,脱离底部时是否明显放量通常是判断底部反转形态突破有效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3)依据形态原理测算的度量涨(跣)幅只是反转之后市场运行的基本目标,市场的实际波动往往远超出度量目标。专业美股论坛为你提供美股最新行情及精准美股数据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