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家公司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15%的复合利润增长时,那么在理论上它的股价应该是天高。”我对这话的理解是,年复一年15%的利润增长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成就;而且,增长率对于股票的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好像在于把重心放在公司的增长率上,并且是可持续的增长率,然后再看股票的价格是否足够便宜。普莱姆找了很多的例子证明,对于低质量(以及前景一般)的公司不管多么便宜,巴菲特都是不买的。 对巴菲特的两大投资原则,大家已经很熟悉了:(1)不能只看某一年的市盈率,要看过去多年的市盈率。这个原则很有意思,因为它可以帮你避开那个可笑的、关于究竟用哪年的市盈率的问题;(2)所投资的公司必须足够大,在行业内必须占据领导地位,而且负债率不高。巴菲特告诫大家要避开“价格低,但价值更低”的股票。当然,市盈率高的股票或者昂贵的股票不见得都是具有增长型的股票。 听其言不如观其行。让我们来看看巴菲特的资产组合吧。在2008年底,可口可乐股票是巴菲特最大的重仓股票,占他的所有股票资产的l 6%。这些股票大多数是l 0年前买入的。l 988年底,可口可乐股票的市净率高达5.32倍,而整个资本市场的市净率不到2倍。当时,可口可乐股票的市盈率为l6.8倍,而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 2.4倍。更重要的是,在巴菲特1 988年买入可口可乐股票之前,可口可乐股票的股价已经从l 978年上升了200%。所以,巴菲特不是一个捡便宜货的人。 实际上,可口可乐公司是最标准的增长型的公司。在巴菲特购入可口可乐股票之前的l0年,该公司股票的每股赢利的复合增长达到了11.1%。我常听到有些中国公司的高管和股票投资人说,“11%真是小意思,我投资的公司可以让未来l 0年利润的复合增长达到20%,甚至30%。"说这话的人是不了解历史,也不明白营商之难,更不明白复合增长是什么意思。有些公司连续4年高增长,然后业绩滑坡两年(当然,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比如,宏观调控、全球危机、行业整合、恶性竞争,等等)。那么,6年下来,他们的复合增长率是多少?不过6%而已。这还算很不错呢! 我从这本书中所学到的最新的知识是,我在1994年加入投资银行的时候,书上就这么说,我也听老行尊们说过类似的话,但我一直没把这话听进去。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公司的历史短,二是情况变化太快。如果你一定要坚持巴菲特对历史业绩的要求,你会错过很多快速变化的、转型中的好公司。当然,巴菲特也错过了太多的好公司和好股票。但这没关系,他依然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 巴菲特认为,一个管理层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遛一遛才能作判断。这遛一遛就需要好多年的时间。他只投资已经被证明了的好公司(把前半场的钱让别人去赚)。这样的投资方法的成功概率高,失败的概率低。当然,它也就意味着错过很多好机会,以及避免很多失败。巴菲特认为,只有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才可以投资初次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即lPO)。每一家初次上市的公司都被吹嘘成高增长型公司,可大多数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为什么?过度的包装是罪魁祸首。美国的两个教授,杰伊·里特(Jay Ritter)和伊沃·韦尔奇(Ivo Welch),曾经作过一个研究,发现在1980~2005年,世界上7 000个初次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在IP0之后的3年里的表现比大市差20%。 在中国香港和内地,大家都很熟悉普罗大众追逐IPO(新股发行)时的疯狂。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一家lP0公司的名字,但热情却很高。我不想批评散户,因为很多基金经理们也是如此不理性,不肯先做点功课,不愿意先等等、看看。我只想建议大家换个角度看这件事:你现在愿意花真金白银买这家公司的股票,只是因为投资银行在推介它,而并不是因为你主动挖掘了它,选择了它。 当选到了高成长的并且管理精良的公司之后,巴菲特才会去看估值。他宁可在估值方面多一点让步。这与市场对价值投资者的看法不一样。巴菲特说:“多付点钱买一家伟大的公司,远远好过贪便宜而买家普普通通的公司。”价值投资的重点是看公司的过去,增长型投资的重点是看未来。而巴菲特投资的方法是两者都看,而且特别要看未来。 从1 994年以来,我在投资方面碰壁很多次,终于明白了看长期的历史业绩的重要性。一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坏的管理层就是坏的管理层,很难突然变好——也许永远不能变好。国内很多投资者太容易原谅和饶恕坏的管理层,原因是多重的:首先是自 己贪心和怀有侥幸心理;其次是一种无奈,天下乌鸦-1殳黑,不买这只股票买哪只呢?这是一种逼迫自己亏钱的方法,非常有害。难道穷人就一定要赌博,把自己变成更穷的人吗?最后就是懒汉习惯。大家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晃晃悠悠,也不愿意花一点时间,扎下去挖掘好的公司。蜻蜒点水似的人们,当然只能反复用自己的头去撞墙。巴菲特对公司的品行非常重视。他宁可放弃赚大钱的机会。即使在投资了一家公司之后,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他绝不迁就。他有个著名的说法:“如果你在厨房里发现了一个偷油婆,那你可以肯定绝不止一个。" 巴菲特建议大家看公司过去5年、l0年的市盈率。很多中国投资者(我以前也是)会认为这个标准过于严格。但是你认真想想就明白,这个原则的意义很大。如果像某些中国地产公司那样,去年、今年和明年的利润分别为1亿元、8亿元和25亿元,你认为它的市盈率应该是多少?它的市盈率应该以哪一年为基础?它的利润增长能够持续吗?如果不能持续,市盈率又有什么意义呢?洋财网是一个主要以美股讨论为核心的美股论坛,论坛关注环球财经市场(尤其是美国股市,欧洲股市,外汇市场等)的变化,是投资者对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品的学习研究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