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这是许多媒体在发表股评时的声明。投资者如果将股评家的个人观点或是集体评论当成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必将在投资的征程中被自己的轻信甚至是迷信所重创。所以,对待股评,干万不可不加分析地全盘照收。 宋代词人王安石曾经写道:“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其实,炒股也需要这种境界。一般来说,新入市的股民都较依赖于股评,不论是报纸上刊载的, 还是广播和电视里播放的,基本上是逢股评必听,同时还依葫芦画瓢、照章操作。结果呢?不该套牢的套牢了,不该踏空的踏空了,投资收益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股民对股评缺乏正确的认识。 要知道,即使是气象预报运用先进的气象卫星或是多普勒气象雷达等高科技手段,其预报的准确率还是有折扣的,例如报雨无雨,说晴不晴,尤其是在夏季预报的每日最高温度总有可能失真那么几度。既然如此,那么,股评家在评判大势,预测点位上有这样或那样的闪失也还是可以理解的,至少不会出现“冬天中说夏天”般的死多头或是“夏天中说冬天”的死空头来误导投资者就不错了。 2 006年3月中旬,上海股市曾就当时的点位区间“干三是腰还是顶”展开了一场辩论,目的是回答广大中小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当时在1 3 00点上下震荡的上证指数能否闯过l 3 00点大关。为此,上海某知名大报邀请当地的1 3位著名分析人士集体会诊“干三是腰还是顶”这一问题。1 3位股评人士虽然绝对看空者不多,但在即将全流通以及即将开闸I P0进行新股扩容的潜在压力面前,敢说l 3 00点是自998点以来一轮上升行情“腰部”中继位置的还真不多,至少有超过半数以上的8位股评人士,过多看重于偏空的因素,而不敢看多。言下之意,l 3 00多点以上的区间至少在2 006年上半年是无法突破的。 而事实是,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股评家又一次看错了行情。至2 006年5月中旬,上海股市已将干三踩于脚下,攻上了l 678点。这也再一次证明,股评家也是人,也食人间烟火,也受常态思维的束缚,也怀有从众趋同、不敢标新立异的保守心理,多数在股市评论中也按常理出牌,结果则是不幸地都大跌了眼镜,至少在指正股市中期运行方向上出错了牌、打坏了牌。然而,这还是可以原谅的。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就曾说过:“不要预测市场走势,因为那将是徒劳无功的。”虽然我们能够在股评家善意提醒和指导下知道中短期的趋势,但没有哪一位股评家敢拍胸脯、打保票说确切知道市场总体态势甚至蕴含其中的某只个股的股价涨跌方向。道理既简单又明了,因为股市是一个饱含着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开放性市场,而且所有参与者,大至机构主力,小至中小散户,面对一定数量的信息,决策都是在个性心理独立判断后做出的,况且中小散户的单个决策过程随意性强、感性成分多而显得有些片面。当“混沌效应”促使以上因素相互作用时,情绪化的趋势也好,资金投入与撤出型的浪潮也罢,预测起来便带有一种随机搏弈。 此外,对于报纸、杂志上的股评文章,也要以理智的心态来对待。虽说大多数股评文章都不乏精辟的分析、客观的预测,对股民认清大势,选择个股很有帮助,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许多文章纯粹是信口开河,不负责任地乱评乱点,还有的甚至成为上市公司的“吹股手”,或者庄家的帮凶,他们或者是为了帮助上市公司推高股价,以利配股,或者是为了配合庄家的炒作,在媒体上别有用心地发布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章。 这些文章有的是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有的是公司的前景分析,有的则是透露上市公司今后的重组打算,借此误导或坑害股民。因此,许多股票本来涨得好好的,只要股评家一推荐就下跌,以至有人说,股票推荐之日,往往也是下跌之时。 事实已经证明并将一再证明,尊重事实、合乎客观规律,惟有独立思考,才能在趋势中把握住涨或是跌的主流方向。无论是对单个投资者,还是对某位知名或不知名的股评家,这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二,持股时应具备的理性头脑1.理性地看待涨跌在股市中看待客观事物,往往是需要运用逆向思维的。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以及“否极泰来”这些先哲智慧的结晶,无不揭示着这么一个道理.好事的背后隐藏着坏的因素,坏事的背后隐含着好的成分。所以,对于那些“喜涨怕跌”的投资者来说,涨未必就是好事,跌也未必就是坏事。洋财网是一个主要以美股讨论为核心的美股论坛,论坛关注环球财经市场(尤其是美国股市,欧洲股市,外汇市场等)的变化,是投资者对各种新型金融衍生品的学习研究的好去处。 (责任编辑:z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