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专家 >

人民币贬值利弊:只是小插曲 美股盈利劲增可持续

时间:2014-03-25 09:22来源: 作者:

  “从中长期趋势看,如果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不出现大的逆转,近期人民币贬值更像是一个‘小插曲’。”对于近期人民币急速贬值这一现象,信安环球投资有限公司(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全球股票基金经理及定量研究部总经理李晓西近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李晓西看来,中国截至2013年底拥有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并不具备贬值的基础。此外,中国没有经常项目赤字,所以市场因素本身推动人民币贬值的基础也不存在。

  作为直接管理着约62亿美元主动型股票资产并布局全球资本市场的国际基金经理,李晓西也分享了他对中美投资者在投资理念上的种种差异,中美股市走势迥异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他们对2014年中美股市、黄金等市场的整体看法。

  人民币贬值只是“小插曲”

  《上海证券报》:近期人民币兑美元大幅贬值,您觉得是人民币贬值短期行为,还是长期趋势?

  李晓西:我觉得是短期行为,除非中国政府或央行在立场上根本性改变。中国货币不具备贬值的基础,因为我们拥有3.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这一点没有任何国家能比,所以如果不是央行对汇率政策进行调整以帮助出口增长,市场上的投资者难以撼动人民币汇率。

  如果有一天经常项目下出现赤字,那将是市场预期贬值的开始。像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常项目赤字较大,这样的贬值才更有基础。而目前我国不存在经常项目下的赤字,因此也不存在由于市场本身推动的贬值。

  从中长期趋势看,近期人民币贬值更像是一个“小插曲”。相比我们周边的新兴市场国家,近期人民币的贬值幅度并不大。适当的贬值可以调整大家预期,预期调整之后,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就会放缓,这样对出口是有利的。所以,央行有可能在调整大家对单边升值的预期,否则人民币升太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利。

  《上海证券报》:上周美联储再次削减100亿美金QE规模,在QE逐步退出的背景下,您对美股2014年的前景怎么看?对于黄金价格影响如何?

  李晓西:QE退出对新兴市场影响最大,对美国影响反而不大。为什么?QE退出实际上和美国联邦赤字缩减紧密相关的。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的预算,新年度财政赤字约为5140亿,即使今年下半年完全退出,实际上是维持原来的美国国债购买比例。所以对美国股市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负面影响。它的退出对美国是很中性的政策,如果不退出反而是对美国进一步的宽松。

  黄金走势更多与宏观风险有关系,从2000年到2012年,这十几年里最主要的推动力就是对宏观风险的对冲。金价在那十几年中的涨幅,有约75%涨幅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实现的。因此,黄金在那段时间的涨幅主要不是因为美国的QE,也不是对通货膨胀的对冲,而是对宏观风险的对冲。所以在美国经济稳步恢复,欧元区经济逐渐底部回升,以及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风险逐渐退却的过程中,黄金价格也迅速得到了回归。在危机中寻找安全性,包括最近黄金近期的反弹也是大家对宏观风险的对冲,对新兴市场宏观风险的反映,但估计黄金的反弹难以持续。

  美股盈利强劲增长可持续

  《上海证券报》:尽管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的股指联动越来越紧密,但回顾过去几年的市场,美股超越金融危机高点,而中国股市却一直未走出2008年以来的低迷,您觉得造成中美股市走势迥异的原因是什么?

  李晓西:中国和美国是全球两大经济体,两国经济依赖度较高,但是目前两国的经济走势、方向不同。主要是美国的经济处在自我支撑可持续的复苏阶段,而不是高度依赖外部的复苏。美国公司国内本土盈利部分目前已经高于美国金融危机前最高点约20%,公司盈利的强劲增长是美国股市持续走高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相比而言,中国大趋势整体经济在放缓,政府调低经济增长目标。美国经济是从低位往上走,中国经济增速是在高位,但我们要把经济增速放缓,这么一个经济的走势趋势对股市有重要影响。

  另外,GDP本身不代表盈利能力,中国的经济确实在增长,但企业盈利能力在下降。举例来说,中国经济现在增长还在7.5%以上,但目前上市公司预期盈利增长却低于该速度,而美国经济增长预期2014年在3-3.5%之间,但目前美国标普500公司预期的盈利增长在7-8%左右。

  除此之外,标普500公司还支付约2%左右的股利率,加在一起会期望股市有9%或以上的总回报。中国企业可以创造GDP,但是创造GDP并不代表赚钱。举例来说,你可以生产100瓶矿泉水,但之前成本低竞争少的时候每瓶能赚5毛或2毛,而现在可能每瓶赚5分,同样创造了GDP, 但盈利能力在下降。

  《上海证券报》:作为视野遍布国际市场的基金经理,能否谈谈中美两国投资者在投资理念上的差异?

  李晓西:在投资理念上,中美投资者确实有比较大的差异。对于信安环球投资而言,我们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过程是制度化的。而中国的投资者包括一些机构,并没有一个制度化的过程和理念,投资不是遵循某一个理念,他们是一个随机的,捕捉一个事件,而不是基于综合的考虑。

  举例来讲,信安环球投资的投资理念强调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正向和可持续的基本面变化;第二,上升的投资者预期;第三,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这三点是有机结合,如果上市公司不符合这三点要求,无论他有什么题材或概念,我们都不会去投资。而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或基金经理,可能在2013战胜市场是因为进行集中投资买了中小板或小市值或社交媒体股票,这其实是承担了很大的单方面/单领域的系统性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经常有基金这年业绩排名靠前,下一年业绩垫底,波动性很大。

  我们战胜市场不是因为我们买了某一个股票或板块,因为买对一个板块是有幸运成分,很难年复一年的重复,而如果秉持长期的投资理念,不管是什么市场,只要依靠这种机制和理念去投资,每年都可能自下而上发掘公司基本面找到产生超额回报的投资标的,这正是我们获得超额回报的可持续和可重复的源泉。

  《上海证券报》:国内资本市场一直关注海外主权基金和QFII的动向,你能否谈谈他们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态度?

  李晓西:在这里我主要介绍我们的观点,我觉得中国面临更多的调整和挑战。首先,从2003年开始,中国在市场投放过多的信贷,从2003年2013年,信贷增长年均在18%以上。信贷投放要放缓,结果是经济要放缓,因为中国的信贷投放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第二,而且中国的利率是很高。例如,上海3个月同业拆解利率5.5%,在西方国家短期利率约为0.3%。银行间都这种高利率,贷款要多少利率?所以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因为债务成本高了。利率高,企业成本高,且短期看央行放松银根可能性较小,可能继续挤压。此外,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太快,对企业盈利也有一定影响。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2001到2013年,中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平均在40%以上,这导致很多重复投资和没有效率的投资,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放缓,大宗商品首当其冲。还有,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太快,这个问题和我们过去多年的信贷投放有关系。现在挤压信贷,确实有下行的压力。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责任编辑:DF133)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栏目列表
  • 美股论坛-洋财专家
  • 美股论坛 - 美股交易员热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