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美股专家 >

美元债:中资企业借来“金绞索”?

时间:2014-02-12 09:16来源: 作者:

  在国内流动性紧张有增无减的背景下,去海外借美元债似乎正掀起热潮。

  随着国内企业融资利率不断攀升,一般企业很难以低于10%的利率银行借到钱;民间借款利率更高达20%~30%。而现在海外美元贷款利率则低得多。最近中粮5年期美元债券的利率为3%,宝钢5年期美元债券利率为3.75%。

  这里不仅仅是高额利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国内贷款往往有价无市,且很难贷到长期固定利率。这让美元债看起来很美。

  而国内企业借美元债的政策通道也正绿灯大开。1月27日,某部委网站刊文指出,2014年“推动外债管理由金融危机时期防范风险为主,转向经济转型升级时期提高经济金融运行效率为主要目标”,鼓励中资企业到海外去借美元债。而在央行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30条中,也写明“促进对外融资便利化。根据经营需要,区内企业可按规定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

  此条政策通道被打开,在很多中资企业资金短缺面临选择时,就很可能去海外借美元债。美元债又便宜,又可长期贷款,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且慢!借美元债的汇率风险你考虑过吗?

  如果你在2005年年中借了美元债、换成人民币在国内使用,那么在过去的8年中,由于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26.1%,如果年借款利率为3%,你现在把这笔人民币换成美元还回去,可以获得了26%的汇率收益。那么,你过去8年差不多等于白用了这笔美元。

  可是,现在借入美元还有这样的好事吗?恐怕你很难期待未来几年人民币继续像前几年一样对美元升值。目前,国际投资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已接近极限,未来1~3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是大概率事件。

  作为印证,1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美国2014年国情咨文时宣称:“十年来,全球商业领袖首次宣布,美国已经超越中国,成为世界首选投资目的地”,而作为美元进入升值周期的最重要货币信号,美联储已在2013年12月和今年1月连续两次缩减QE规模。

  从2013年年中美联储宣布将在年内收缩QE开始,全球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已经发生了两轮贬值潮。第一轮发生在2013年6月伯南克发出年内缩减QE的声音后,印度卢比兑美元最大跌幅达21.99%;第二轮发生在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开始缩减QE之后,其中阿根廷比索最大跌幅达到19%。

  在这两轮新兴市场货币危机中,中国金融系统也受到一定冲击。2013年6~7月,中国出现了资本外流达106亿美元,由于热钱外流导致国内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短缺,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在2013年6月20日创出13.44%的历史最高。而在12月19日美联储正式宣布缩减QE后,23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再度升至8.84%。

  尽管中国金融系统两度遭遇流动性紧张的影响,但2013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3%,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普遍贬值形成鲜明对比。那么,这是因为人民币内在价值提高了吗?不是!

  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在国际上对美元升值了36%。而从国内消费的角度,由于8年来房价成倍上涨,人民币的国内实际购买力的贬值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幅度还不小。

  一言以蔽之,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背离。

  当此之时,国际热钱8年前用高价美元买入廉价人民币、投机中国股市、楼市等,已经赚得盘满钵满,正准备把手中的高价人民币换成美元回家时,它们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希望人民币继续强行升值,而不是伴随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快速贬值。可是,若热钱持续外流,人民币就难免会贬值了。

  那时你会发现,你借入的美元债“金项链”瞬间变成一条“金绞索”。人民币贬值越多,这条金绞索就会套得越紧。中资企业在借美元之前实在要把可能的利弊得失考虑周详,可别到人民币大贬之后,只能将自己的资产以烂白菜价给了美元债主。

  其实,面对国内的流动性紧张,正确的对策是在遏制地方政府借贷的同时,适度放松流动性,从而将国内借款利率降下来,而不是鼓励中资企业去借美元债这个可能的“危险品”。

(责任编辑:DF064)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 栏目列表
  • 美股论坛-洋财专家
  • 美股论坛 - 美股交易员热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