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会摘走了悬于美国政府头顶的事关政府关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同时,却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方案作出了否决。 1月1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1.1万亿美元的2014财年政府预算法案,解除了2014选举年政府关门的威胁。此前国会众议院通过了该法案,当前只待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字,该方案便可成行。 美国前副财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埃德温·杜鲁门(Edwin Truman)表示,国际合作仍旧前途渺茫。 IMF改革方案由来已久,早在2010年G20首尔峰会上其已被提上日程。2010年11月5日时任IMF总裁的卡恩宣布,IMF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IMF份额改革完成后,将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超过6%的份额,从而更好地体现该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也将从目前的3.65%升至6.07%,同时,欧洲国家把持的董事席位将由24个减少为22个,原有的2个席位将分配给发展中国家,这也意味着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在IMF的话语权将获得大幅提升。 然而,IMF改革方案仍需占总投票权85%的五分之三的成员国同意方能成行。在现行制度下,美国投票权占比达到16.75%,因此美国的意见将成此次改革方案的关键。而美国针对这一改革迟迟未能达成统一,也令该方案一直搁浅至今。 在此次IMF份额改革提议遭否后,IMF改革份额方案如需生效还得等到明年再看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脸色。 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肯塔基州共和党议员罗杰斯(Hal Rogers)曾发表声明称,拒绝新增IMF拨款是一系列削减支出的例子之一,这样能够“确保政府合理使用纳税人的钱”。 针对这一看法,杜鲁门表示,IMF作为国际性的组织,能够对部分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其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方面都有着其特有的功效,而2010年提出的IMF改革案方案将增加发展中国家在IMF的发言权,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后的必然。而美国在此方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屡屡否决该方案,都将对美国短期、长期发展产生致命影响,并对世界其他国家构成负面影响。 杜鲁门表示,美国作为IMF中的领导者,其在IMF改革案中的作为将影响其在国际中的威信。不断否决与拖延,这都将使得今后美国不易被信任。同时,IMF改革案已经拖延3年,而目前仍未看见任何曙光,其他国家对于这一改革案的期望正在消散,这也将使得IMF的地位、合法性以及国际影响力被日益削弱。 (责任编辑:DF064) (责任编辑:admin) |